|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广州关停搬147家高能耗企业
作者:徐海星、…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531 更新时间:2007/9/21 11:42: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负责全市85%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通过发展高新经济、节能经济,广东在节能减耗方面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将全面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而广州注重调优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近年共关闭、停产、搬迁了147家能耗高、产能低、污染大的落后工业企业。 

  一高一低,都是代表着广东的实力,GDP全国排第一的经济大省,能源消耗量却是最低。根据最新统计结果和国家首份能耗公报,2006年广东能耗水平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0.77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04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2.96%,仍居全国最低。在GDP排名第一,能耗最少的成绩单面前,广东的经济列车走得真正是又好又快

节能不是口号更是态度

  节能在广东,不仅仅是个口号,更是从政府部门到企业的一种自觉的工作态度,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经贸委获悉,因为厉行节能降耗,从1991年至今,广东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超过35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超过50万吨。今年,广东省政府与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签下了军令状,定下节能目标责任书,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而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去年上半年,广东省的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继续保持全国最低水平。

十一五能耗要再降13%

  广东是个经济大省,但是人们不知道,广东其实还是个能源资源匮乏的省份,据权威统计,广东人均拥有常规能源储量不到全国同类型的1/20广东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广东是一个能源供给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省份,全省大部分的煤炭、油以及一小部分的电力都需要从外省调入或依靠进口。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广东更要有一种节能意识和节能降耗工作机制。从广东这几年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可以看出, 能耗低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特别是高耗能工业比重不大。广东近年来加大了工业适度重型化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医药业等高效低耗能产业,陶瓷、印染、造纸等高耗能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并不大。这样一来,广东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消耗的能源却在全国保持了较低的水平。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评价说:广东节能降耗成绩来之不易,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这意味着广东确实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广东省经贸委表示,省委、省政府把节能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抓,要求十一五期间,我省单位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要降低13%以上,今明两年,要大力抓好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和集约用地、节约原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六项重点工作。今年,广东还将出台更多的节能降耗措施,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热电联产、余热利用、能源利用监测能力建设等七大重点工程。

  不久前,广东再次宣布,关停全省9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广州水泥厂搬迁还市民蓝天白云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协调并进,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节能降耗最先让市民受益。200510月,广州水泥厂正式停产,水泥厂附近的30万西村居民开始彻底告别粉尘污染的生活,久违的蓝天白云又出现了。

  老居民陈伯说:以前在家不敢轻易开窗,即使是这样,过一段时间不打扫,家里也蒙上一层水泥粉尘,现在可以随意打开窗子,天空也蓝多了。

  广州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搬迁、节能改造,不仅仅还给附近居民一片碧水蓝天,给企业自身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良机,广州市在产业发展中关掉小水泥厂、小钢厂,可以提高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上效益更高、耗能低的项目。

  据介绍,广州更加注重节能降耗的结构性,调优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整治和淘汰了一批能耗高、产出低、污染严重、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近年来,广州市共关闭、停产、搬迁了147家能耗高、产能低、污染大的落后工业企业,180多家企业分期分批迁出了市区。

  

记者述评

节能减排:拒绝污染GDP

本报记者 刘平清

  20066月底,《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的问世,曾让广东人兴奋不已: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最低的桂冠都被广东摘取。中国第一份能耗公报表明,今天,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已成为第一能源节约大省。

  2007712,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再次向外界公布了《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广东单位GDP能耗仅次于北京,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继续蝉联全国的冠军。如果说,广东GDP总量从2002年的13502亿元,逼近到现在的3万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14%,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之,第一能源节约大省则是广东经济发展之的最好写照。

  上述成绩,是在广东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背景下取得的——适度重型化意味着可能消耗更多的电能和煤炭等资源。近年来,广东适度发展重工业,重工业的增幅都高于轻工业——因此,这一成绩的取得,显得尤其不易。这说明广东的GDP的含量,不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

  5年来,广东制定实施高耗能产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以壮士断腕之势,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核能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严格执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视节能技术开发和应用。鼓励发展低能耗产业——就在几天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每年拨两亿元发展信息服务业,2015年现代信息服务业要建成广东支柱产业。此外,广东以严明的政绩考核、问责制,从而保证降耗减排工作落到实处。

  有一事例,鲜明地说明广东对减少污染排量的态度之坚决。今年81,河源产值大户亚洲创建,因再次违法排污而被河源市政府勒令停产治理。然而,亚洲创建依然顶风生产,3日凌晨,该厂被河源市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现场责令立即全线停止生产。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不要污染的GDP,今天,已在南粤大地上成为普遍共识。

 

个案专访

珠啤投入1.7亿元发展循环经济

污水池中养金鱼

  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广州珠江啤酒集团的一种工作方式。记者不久前参观了珠江啤酒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污水回收区域。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区之前,珠啤集团负责人方贵权特意指着一处高耸的烟囱告诉记者,那是一处火炬,我们以前产生的沼气都是在那里燃烧掉的。不过,现在火炬已经废弃。

  随后,记者来到污水处理区,只见从生产区排出的黑黄色的混浊液体不停在污水池中翻滚。方贵权告诉记者,虽然珠啤每生产一吨的啤酒耗水4.66吨,为国际先进水平,但珠啤对污水的回收利用也丝毫不放松。

  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末端,记者看到污水经过两层净化已经被漂白成了无色。就在这个无色的污水池中记者看到很多颜色各异的金鱼在当中游弋。居然能够养金鱼!在场的一位参观者惊呼起来。这时候一位珠啤的领导开玩笑:可以吃,给员工改善生活都没问题。

  参观最后,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珠江啤酒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投入了1.7亿元,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2.24亿元。不过,珠江啤酒集团负责人方贵权说:在循环经济、环保上进行投入,不能说只是企业的一种成本,它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产生效益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