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茶山洛某包装厂一车间外,乳白色污水未经处理,源源不断地排入下水道。

被查处的制衣厂楼顶上堆放了大量化学染料的空罐。
“发现非法排污企业,我们一定坚决查处。”11月29日,本报在航拍东莞市容市貌途经寒溪河支流新涌河茶山段时,意外发现一处排污口,原本乌黑的河水在此被染成白色,12月5日记者探访排污口,发现乌黑的河水被染成红褐色(本报12月6日A46版《航拍发现排污口》予以报道)。东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调查后表示,污染新涌河的罪魁祸首是一玩具厂和一包装厂,并依法对两厂进行了处理。昨日,记者同茶山分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两厂查看,其中玩具厂大门禁闭,包装厂则已投入整改。
■排污口追踪
据南方都市报讯 记者从东莞市环保局了解到,12月7日东莞市环保局会同茶山环保分局执法人员,到茶山工业园区重点调查了污水排入新涌河的12家企业,证实茶山工业园区内有12家企业将废水排放到新涌河(本报12月6日A46版《航拍发现排污口》做过报道),其中两企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河。
[部门执法]情况与本报反映相符
据环保局调查,这12家企业中有1家涂料厂、2家食品厂、2家五金厂、2家制衣厂、1家电线厂、1家包装厂、1家玩具厂、1家眼镜片厂(未投产)和1家汽配厂(未投产)。其中,有两家企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其余十家均排放的是生活污水。
发现非法排污企业,我们一定坚决查处。“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称,这两家企业分别是一家制衣厂和一家包装厂。其中,制衣厂擅自增设丝印工序,各种丝印浆料颜色的洗板废水未经处理,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新涌河;包装厂擅自闲置废水处理设施,印刷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与本报反映的情况基本相符。
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对这两家企业进行处理。
[事件回放]航拍发现企业偷排污
11月29日,本报记者在航拍中,发现寒溪河支流新涌河茶山段有一排污口,本身呈黑色的河水在此处变成乳白色。
12月5日下午,记者按图索骥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茶山镇超朗村范围内一荒僻处找到排污口。该排污口为直径约3米的圆筒形管道,里面水深约1米,与航拍所看到颜色不同,此时排放的污水为红褐色,染红了周边约50平方米水域。离水边有10米外,就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臭味。当地村民表示,经该排污口流出的污水时有变化,白色、红色、绿色、黑色都会出现。
当日茶山环保分局有关负责人在查看排污口后表示,红褐色污水明显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该排污口系茶山工业园内最大的排水口之一,工业园内企业众多,查处难度非常大。
尽管有难度,工作人员仍然兵分两路,一组调查企业内部情况,一组沿排污口的下水道,逐个排查水流方向。12月6日A46版《航拍发现排污口》将查处过程予以报道。
■回访两厂
证据确凿厂长承认开工 虽大门紧闭,但执法人员仍发现洗板水没干
昨日上午,记者随同东莞市环保局茶山分局工作人员一起,再次来到排污口及两家违规企业进行回访。
制衣厂大门紧闭
在超朗村内的石拱桥下,排污口排放的污水呈现生活污水的灰黑色,河面冒有泡沫,臭气熏天。“这些基本都是生活污水。”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河面情况,两厂已停止排污。据当地村民介绍,连日来该处的污水颜色都没有变化。
执法人员首先来到违规排污的制衣厂,此处有3栋大型厂房,没有任何标识。其中两栋没有人员出入,里面堆砌着机器及包装材料。在另外一栋3层高厂房内还有工人在开工生产。执法人员表示,厂房的下面两层是一家玩具厂,该厂不排放任何工业废水,三楼便是违规的制衣厂。在三楼,制衣厂紧锁铁闸门,门外墙壁的白板上还画有空白的生产日报表。沿楼梯走至天台,记者发现,在门口左侧的一个角落,油墨和万能胶的空瓶堆成了小山。
一位陈姓男子表示,他就是开工的塑胶五金厂的厂长,该厂全名为兴某工艺厂,以制作玩具为业。此处厂房的产权属于超朗村小组,以前被龙某玩具厂租用,“8个月前龙某玩具厂倒闭,我们就将此处租下来。”陈厂长表示,同时租用该厂房的还有另外一个民营企业老板,而三楼则是以前龙某玩具厂的机器设备,属于另外一个老板。执法人员要求陈厂长打开三楼大门查看。“老板去香港了,回不来。”陈厂长以没有钥匙为由,拒绝打开厂门。
据不承认排污事
谈及违规排污,陈先生拒不承认,“里面的机器设备都停了很久,没有人用,我们老板这几天还打算处理这些机器设备,由于在香港没有时间。”陈厂长表示。
对于陈厂长的辩解,执法人员称:“我们在查处时,发现3楼的机器设备非常新,没有落一点灰尘,洗板用的水也没有干,红色、绿色,什么颜色都有,你又怎么解释。”
“有时候他们也开工做一点。”陈厂长无奈地表示,“有时候有一些小单过来,3楼的厂房就开工做一点点,改一点点。”
为何环保局在查处的时候称玩具厂为制衣厂呢?执法人员表示,3楼是给玩具做一些衣料等需要染色部件,所以称为制衣厂。
乳白色粘液直排下水道 执法人员表示,将进行化验是否有毒物质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了洛某包装厂。记者昨日上午11时到达该厂时,该厂尚在紧张运作,厂门口还挂出了招聘员工的启事。据悉,该厂为港资企业,有员工500多人。
擅自停用污水处理设备
执法人员一行进行了详细查看,走进厂房内可以看到一个长约5米、宽约4米的污水处理池。池子里面没有污水,呈现干枯状,而池子上游的管道中流着棕红色的污水。“厂内所有机器旁都设了排污通道,最终都将汇集到污水处理池下面的集水池。”包装厂一名主管表示,集水池里面的污水满了后将抽出来进行处理。记者来到厂房内部,只见每台印刷机都在一侧设了排污管道,绿色、红色等不同色泽的颜料废水正缓缓流入管道,最后汇集入水池。
执法人员表示,该工厂停止使用污水处理池后,没有报环保局批准,属于擅自闲置污水处理设备行为,已经责令其补办手续。该厂主管表示,由于该厂扩容,建于2000年的污水处理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于8月份停止使用,包给外面一个环保公司重建。而在闲置期间,集水池内的污水由专车抽出来,运往污水处理厂处理。
化验后再对企业查处
随后,记者在该厂纸板线生产车间外发现了一条敞开的下水道,里面的水流呈现乳白色。主管表示,此处是工业生粉排出的污水,因调试设备,还未能连通到治污池。记者走进生产车间发现,几台机器正在运转,机器附近有大量白色生粉末,机器旁便是几大堆标有“工业生粉”的白色编制袋。机器还有乳白色的液体向地面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摊粘稠的液体。
“生粉排放出来,会造成水体的有机物污染,”执法人员表示,已经将下水道内的污水取出部分进行化验,看是否还有其他有毒物质,确定成分后,将对该企业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