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用招商引资的劲头抓清洁生产
作者:中山大学…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511 更新时间:2007/12/24 14:18:1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招商引资是各地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相比之下,对于像清洁生产和环境教育这样的关乎发展质量的核心问题,在一些干部眼中从来不是重要问题,往往是口头上的宣示、文件中的口号、行动上的敷衍,从来没想过要花时间,要投入资源,一些领导小组也形同虚设,相关职能部门面临重重困难,难以推进工作。

为此,笔者提出要以招商引资的力度来推进清洁生产和环境教育。清洁生产是通过改善管理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排放的举措,是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淘汰环境问题的手段,可以实现在发展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几乎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面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以替代单纯的末端治理。如美国1990年通过污染预防法,将污染预防作为美国的国家政策,要求工业企业通过原材料替代、技术设备改造、产品再设计、生产过程优化,加强运行管理等多途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法国每年补贴10%的投资、资助50%的科研费用以鼓励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的示范工程。丹麦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项目提供资助,如对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提供100%的资助,应用性项目提供75%的资助,工厂回收研究项目提供25%的资助。自联合国环境署大力倡导推动清洁生产以来,发达国家更加大了清洁生产的研究和示范推广进程,不仅从生产过程,同时已从产品设计上着手,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为基础,推动生态设计、为环境而设计等研究示范,深化清洁生产。在清洁生产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循环经济、循环社会的思想。日本在10多年前已经开始了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1991年制定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2000年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以及《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绿色采购法》等,修订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并更名为《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2003年又制定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长期指导方针《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计划》。

以下是清洁生产涉及的一些理念和共性技术:

重视产品生命周期的评估,实施绿色设计;重视有毒有害原料的替代,尽量利用绿色化学品;重视减物质化技术的应用,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耗;重视生产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尽量实现物料的全组分应用;重视节水节能,尽量提高能量效率以及水的循环利用率;重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尽量采用温和的反应条件。

中国推进清洁生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时间也不短了,但进步极其缓慢。问题在于:企业经营者不明白也不关心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生产核心技术一般需要一定的投入,导致企业经营者缺乏意愿;许多政府主要负责人同样不明白也不关心清洁生产;政府对清洁生产给予的支持,包括资源的投入和优惠政策尚不足以形成大的推力;对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对企业违法污染环境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企业付出的代价低于实施清洁生产以及末端治理所需要的投入。

如果政府像对待招商引资那样宣传清洁生产,投入更多的资源,制订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并且更大力度地支持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清洁生产的推进不至于如此困难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