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科技东莞”第二批配套政策将出台
作者:黄基尧 蓝…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480 更新时间:2008/7/18 10:29: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组织企业申报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科技东莞’第二批配套政策拟年内出台”、“初创型企业可获得风险资金支持”……,市科技局局长何跃沛在接受采访时列出了一系列已办的实事。

  何跃沛表示,市科技局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中的作用,努力为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要充分发挥每年10亿科技资金的作用;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开放性,引导推进产学研走国际化合作的路子;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解决处于初创型、种子型的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的资金难题等。

 

市科技局将大力扶持科技企业

□办实事

【实事1

省重大专项项目资金按11配套

  今年,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我省部署将在节能减排与再生资源、创新药物、产业共性技术等三领域,设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并以3亿元的资金扶持承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企业。

  市科技局为此打破企业承担省重大科技项目按10.5配套奖励资金的办法,对承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企业,资助资金根据省资金安排按11进行配套,即省资助多少资金则市也将相应拿出同样的资助资金。

  在节能减排领域,我市目前已有5家企业承接了LED路灯优化设计与示范、造纸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技术集成与示范等5个科技项目,并已通过了专家论证,承接的项目数占到了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另外,市科技局以数字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和RFID技术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主体,组织企业申报的省科技厅产业共性技术2项重大专项项目,目前也已通过专家考察论证。而我市企业在创新医药领域也有一专项项目申报。

  “以上8个项目都已通过专家论证,科技厅很快就会发文确认。”市科技局局长何跃沛表示,成功对接的这些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企业将可得到省总共7000多万元的资助。

【实事2

首家本土创投公司即将运营

  经筹划,我市首家本土创投公司——东莞市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即将运营。

  创投公司的成立,将有效缓解我市企业自主创新遇到资金不足的困境。公司将帮助我市初创型、种子型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这些企业没可抵押的实物,但是有成果、创新能力很强,创投将让这部分企业迅速地成长起来,形成规模,创出品牌。

  何跃沛表示,组建创投公司,仅是完善科技投融资环境其中的一个举措。该局还将通过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有1家科技企业通过省证监局辅导验收并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申请材料,1家完成了辅导正等省证监局验收,另有4家已顺利完成股改。此外,该局还组织专家评审,认定了18家科技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科技企业。

【实事3

“科技东莞”第二批配套政策将出台

  去年我市出台了“科技东莞”的第一批配套政策,而备受关注的第二批配套政策也即将推出。近几个月来,市科技局已起草或正在起草《东莞市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实施办法》、《东莞市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操作规程》、《东莞市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实施办法》、《东莞市重点实验室资助计划操作规程》、《东莞市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等若干政策性文件,以加大政府在科技金融、科技中介、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等方面的引导力度,进一步优化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这批政策计划在年内出台。

  同时,市科技局还调整优化了第一批配套政策,《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重新进行了修订,首设了“市长奖”,扩大了奖励范围,提高了奖励标准等。

【实事4

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60多项

  为解决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技术和项目的“瓶颈”,为给民企搭建更多产学研合作平台,市科技局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近3个月就先后3次组织民营科技企业赴浙江、江西、陕西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交流考察,企业和高校共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60多项。在此基础上,我市还推荐60多个项目申报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40个项目经专家评审推荐后成功申报。  

□解难题

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创新载体匮乏、科技资源承接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市自主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何跃沛表示,计划在两至三年内在全市建8个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孵化器为载体聚集海内外科技创新性人才和优质项目,同时建成3个科技企业加速器,引导国内城市特别是广州和深圳已孵化、并正处于加速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入驻。

  市科技局还将通过“科技东莞”工程资金支持,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进入孵化器建设市场,重点引导科技园区、有条件的镇街多主体、多渠道建设各类综合型或专业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从而达到上述目标。

引导产学研国际合作

  在引导民营企业与本市公共技术平台、国内高校院所等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我市将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开放性,引导推进产学研合作走国际化的路子。

  “我们将关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在加强与国际上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组织、科技中介等交流了解的前提下,组织民营企业赴海外开展科技交流和邀请对方来莞考察。”何跃沛表示,要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及相关公共技术平台为载体,引导海外科技人才携项目、技术到我市与企业对接,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

多渠道支持企业融资

  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初创的高科技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我市银行存款余额超过4000亿元,其中近600亿没有“盘活”使用。

  何跃沛表示,该局一方面将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民间资本等进入科技创新创业领域,解决处于初创型、种子型的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引导商业银行设计适合科技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如实行知识产权质押和业主信用担保的贷款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