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东莞横沥:6年间告别污企10余家
作者:彭争武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474 更新时间:2008/7/24 8:52: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横沥镇横沥村主动与污染企业“断交”,积极引进高新环保企业

■ 崭新的厂房

东莞日报记者  彭争武 /图

对于横沥村村民邓江沛来说,几十年的岁月就像一幕话剧,有精彩,有高潮,有故事。每天早晨,他总要经过恒泉路,每天下午6点钟又要经过这里。

  因为,这里是他往自己工厂必经之地,而每次经过这里,必带给他无限的回忆。恒泉路,这里曾经有横沥最大的水泥厂。上世纪70年代初就兴建的横沥综合水泥厂。他,曾在这里做过8年的厂长,在这个几十年的老厂里,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岁月,也历经了水泥厂的兴旺与消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的诗句。用在邓江沛身上来说,也恰如其分。每经过这里,他总要停留下来,望一望。现在展现在他眼前的,已是一排排崭新的厂房。

  他明白,横沥水泥厂的岁月已是一去不复返,新的时代早已开始。

重要抉择

关停搬迁污企10余家

  邓立新是横沥村的掌舵人,党支部书记。面对记者,语言平实,给人印象像温儒的老师,待人有礼有节。

  邓立新说,当时停掉横沥水泥厂,村里是下了决心的。虽然这个厂当时能给村里带来几十万元的经济收入,但是污染带给人的影响又何止这些价值呢。他曾在深圳特区工作多年,直到2002年,才从深圳回到家乡,开始村官之旅。邓立新说,深圳给了他很多的启示,它的环境它的建设。是深圳影响了我,我不能因为要经济而放弃对环境的保护。

  据邓立新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到2006年初,横沥村有10多家厂污染程度高,领头的就要数横沥水泥厂了,当时水泥厂一开炉,周边村民的房子上就下起灰雪,蒙上一层层灰尘。风一吹,灰尘纷纷弥漫开来。而另一家冶炼厂,更令村民难受,一开工,异味扑鼻;在当时,还有一些电镀厂、油毡厂、白泥粉厂,这让村民们爱恨交加:一边是丰厚的经济收入,一边是生活和情绪的影响。为此,横沥村不得不面临重要的抉择。

  横沥村决定逐步淘汰这些企业,从2002年春开始着手行动,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横沥水泥厂了。经过两年时间,横沥水泥厂终于走完了从停到关、从关到搬迁的旅程。其他10多家电镀厂、油毡厂、白泥粉厂也在之后几年里,相继或终止合约,或动员搬迁,从而一一离开了横沥村。最后搬走的是港资电镀厂,被时间定格在20063月,至此,横沥村再无大的污染企业了

谋划升级

引进高新环保企业

  邓立新回忆说,刚开始,有些村民不太理解。他们说,这些企业虽然有点影响生活,但一年的厂租和承包费,还有税收等等,费用不少,搬迁后,横沥村靠什么来发展经济。

  在利益面前,经济往往左右人的思想。为释除村民心中的疑惑,横沥村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向村民解释清楚,让村民在现实面前权衡利弊。

  村民邓江沛回忆说,关系横沥村的利益,每个村民都有自己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权利,所以对关停水泥厂确实有争议。当时村民也看到了一个现实:自1998年开始,横沥村的100多亩荔枝、龙眼、芒果地从减产到颗粒无收。这样的结果,不能不震惊大家。

  其实,淘汰和关停这些污染源大的企业,并不意味我们不追求经济发展。邓立新说,横沥村是中心区村,在关停污染源大的企业的同时,就及早谋划了要走出一条引进高新科技的环保企业路来。无论民营还是外资的企业,横沥村都相当重视和渴求。

  在水泥厂、油毡厂一一搬走后。很快,横沥村就在这些地方上建立起新的厂房,希望以新的厂房来改变这里的历史和结构。

  不久,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纷纷进驻。如冠艺金属彩印公司、仙津保健饮料食品公司、彩煌宇村电子厂等,目前都成了横沥村的重点企业。直到现在,横沥村已有外资企业23家,内资、民营企业50多家。而村组两级总收入在2007年达到2971万元,纯收入达到1620万元,集体总资产达到24414万元。从这一数据来看,无疑,横沥村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它改变了横沥村的历史。

  就这样,横沥村由靠污染企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为向高新科技和环保企业发展,迈出了重要步伐。

扶持发展

组织企业冲击名牌

  扶持新企业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关停污染高的企业后,横沥村重点帮扶了仙津、彩煌宇村、川鑫厂等民营企业,同时也为其他企业铺路,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邓立新说:在招商引资中,我们着重看企业的前景,例如华庄电子厂,是一家高科技的企业,但以前规模较小。小不可怕,我们认为它发展潜力大,因此将其引进来。在引进时,该厂给付的订金较少,这种情况下,村里还是为其建造了宽大的厂房,结果果然与我们预料一样,几年间迅猛发展起来。另外,还有村民吴庆贤开办的冠艺厂,村里也非常重视,目前,该厂发展迅速,拥有多台先进的日本富士、英国确丽全自动金属彩印设备。该厂还在温州的小商品市场购下了几个铺位,计划逐步将产品进军长三角区域。

  邓立新说,横沥村企业都有较强的品牌意识,部分并有了自己的品牌,例如仙津保健饮料食品公司,目前拥有了广东省著名商标,并在湖南、陕西等地开设了分厂;安达皮具有限公司,从事旅行夹、旅行袋生产,产品是英国著名的安特丽老品牌,该企业名列英国同类产品销售生产商的第一位,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销往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有自己的名牌,才有长足的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扶持新型企业冲击更多的名牌和品牌。

思路谋略

统一规划集合发展商业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样影响了横沥村的未来发展。目前,横沥村将目光放在未来的规划上,在该村松麻岭基围和谭屋埔基围地段建设了一个宜居、宜商、宜工一体化综合利用的区域,目前占地660亩,已聘请广东华方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完成了整体发展规划方案。这一体化综合利用的区域,将融合农民公寓、商业步行街、商业住宅、商业酒店、工业园区等功能于一体。

  同时,该村将投资800万元建一条4车道,主桥80,引桥76的新塘公路桥,将谭屋埔和综合开发区工业连在一起,解决综合工业开发区厂商交通运输、招工难问题,预计今年底建成。

  其他方面,横沥村还将引导扶持帮助村民就业,到今年底就业率达到98%,目前已开办村民车间1间。

  年内力创两三个新品牌

  邓立新说,横沥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以盘活土地资源、淘汰落后企业、发展科技环保企业为重点,力争在今年内新创23个新品牌。力争在年底前实现淘汰3家落后企业,实现腾笼换鸟企业3家,引进科技环保企业3家。

转型感言

邓立新(横沥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不能再牺牲环境了,横沥村以前主要靠一些电镀厂、油毡厂、冶炼厂、白泥粉厂、水泥厂等企业带动整条村的经济,走的是一条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众所周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破坏。无论从克服产业发展模式缺陷的内在要求看,还是从经济环境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都必须调整。

  如何调整,必须结合实际,必须循序渐进,逐步从低层次、高污染的产业,调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我相信,只要有规划,有打算,有政策支持,横沥村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并不是一件难事。

邓志华(横沥村村民,仙津保健饮料食品公司厂长)

  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的透支:现在有的企业名义上赚钱,实际上是损害。环境的损失,用钱是无法衡量的。我们的产业,发展其实有很多途径,不一定要以损害环境作为代价。我们出口一个亿的原材料,才赚几百万元回来;而微软出口几百万元原材料,就赚回几千万元,生产微软软件并不需要多少原材料,算一算,我们耗去了多少原材料。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迫切需要企业转型升级,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具备人才、资金、技术,还有市场的基础条件。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老板求进心理缺乏,不能积极转型投资,经济就难以进步发展。作为镇政府部门,应该适当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转变民营企业家的观念。

邓旭其(横沥村村民)

  我们村是比较重视环境卫生的。前几年,就购置了40个环保型果皮箱和20辆密封式手拖垃圾车投入使用,还群众一个健康、整洁、干净的居住环境为目标。

  坚持环境保护的企业,村民肯定欢迎,谁不喜欢有个好的环境呢。在转型期间,我们希望更多的科技企业来横沥村落户。

记者手记

治污绝对不是小问题

  污染对于东莞来说,绝对不是小问题。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胜利,但是环境的污染上,多少又有点束手无策。提到寒溪河,提到运河,很多人就形容是臭水沟,事实也如此。

  所以,记者在横沥采访中,听到了一句震耳欲聋的话:发展到今天,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失去了什么。这句话出自普通村民邓江沛的口中。

  邓江沛,曾经是横沥水泥厂的厂长,从关停水泥厂来说,他心情是复杂的,但行动是支持的。他对记者说,如果我们连生命都没有,经济又有什么用呢。目前,他喜欢自己种菜,自己挖水井,他渴望有一个能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渴望能治理好从横沥村穿过的寒溪河。一位普通的村民,如此关注环境,如此识大体,确实令人尊敬。

  其实,不单是邓江沛一个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保对人类的影响。而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转型,也使解决污染问题更具紧迫性。从深圳工作回来的邓立新,因为历经了深圳特区的发展,目睹了深圳抛弃污染企业,搞好环境的做法,所以,也促成了他在横沥村的工作,以环境保护来主导他的思路,思路决定了一切。

  作为一个村,版图上很难找到的横沥村,却能如此重视环境,能以村民生活质量为第一的做法,这让记者很是欣慰。如果每一个镇,每一个村,每一组都有如此意识,那么,有一个蓝天,有一个洁净的环境,已不是奢望和梦想了。

  相关链接

  横沥村位于横沥镇的中心地区,面积有3.6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888人,外来人口8000多人,外资企业23家,内资、民营企业50多家。

  2007年底全村拥有厂房宿舍面积31.85万平方米(其中村委会12.21万平方米、村小组14.34万平方米、外商和私人5.3万平方米),村组两级总收入为2971万元,村组两级总纯收入为1620万元,集体总资产达到244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