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灰霾将纳入空气质量评价
作者:黄蓉芳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427 更新时间:2008/10/15 20:12:5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7日,广州秋风送爽,空气清新,市民登上白云山远眺城景。海国摄

目前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常规监测的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国际环境空气质量(API指数)体系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粒子颗粒物。

  据广州日报讯  去年,东莞、佛山、深圳、广州、肇庆的灰霾天气天数都已超过100天,东莞更是高达213天。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环保局对省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获悉,广东将尽快制订正确全面反映广东省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将能见度、颗粒物细粒子等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解决空气质量日报与灰霾天气不一致的矛盾。

细粒子和黑碳粒子是污染元凶

  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吴培冠提交了《关于改进我省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的建议》,提出了为何空气质量日报与灰霾天气总是不一致的疑问。日前在广州举行的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认为,环保部门采用的评价空气质量的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20年前制定的。事实上,细粒子(PM1)污染和黑碳粒子污染是珠三角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但现有的API根本没有对此进行监测。

  广东省环保局在答复中表示,现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灰霾评价方法存在差异,能见度、颗粒物细粒子等与灰霾天气有关的因素都没有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与气象部门相比,省环保部门在与灰霾相关的观测方面相对落后,监测工作基本空白。同时,对于空气质量日报和灰霾天气,目前无论是气象系统的观测网络还是环保部门的监测网络,均存在监测项目不全、覆盖范围不够、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

  目前,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正在加强协调和合作,使气象系统的大气成分观测网络与环保系统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势互补。将能见度、颗粒物细粒子等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能够全面反映我省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

针对大气污染 区域联防联控

  答复还表示,目前,该局正在组织编制《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并列入2008年广东省政府规章制定计划。该《办法》针对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特征,将建立大气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广东省大气污染的特征提出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政策。针对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复合型、压缩性、区域型的空气污染特征,将尽快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