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近年来污水治理、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记者 郑志波 摄
继去年首度发布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研究红皮书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评价中心课题组日前发布了第二张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121个县区政府的“成绩单”——《2008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研究红皮书》(下称《红皮书》)。《红皮书》显示:东莞的政府整体绩效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四,相比上年滑落一位。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生态环境指数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上一份成绩单中的倒数第1上升到今年的第12位,进步了9位。
“成绩单”是怎么出来的
《红皮书》是针对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及121个县(市、区)政府2007年度整体绩效作出的评价,评价范围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生态环境、政府成本和公众满意度等五大领域的56个子指标。相比2007年的首份《红皮书》,今年的《红皮书》维持领域层权重系数不变,即促进经济发展占28%,维护社会公正占25%,保护生态环境占15%,节约政府成本占12%,实现公众满意占20%。
今年2-3月,课题组选取了全省21个地级市中不同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的27200人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5120份,样本具有代表性。今年9月份,全省各地的2007年度统计年鉴出来后,课题组再综合各地的数据,使《红皮书》客观而公正。
据了解,课题组在东莞共选择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镇街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同时,课题组还根据东莞特殊的人口结构,在对东莞调查对象的选取中,特别注意了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比例。
东莞的成绩不错
在去年的首份“成绩单”中,东莞的整体评价指数为0.606,排名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之后。今年,东莞的整体评价指数为0.628,位列深圳、佛山和广州之后。“两年排位都比较靠前,这充分证明了东莞的政府绩效是不错的。”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评价中心课题组负责人郑方辉博士说,“从指数的绝对值可以看出,东莞的政府整体绩效正在不断地提高。”
郑方辉表示,东莞两年的排名总体在全省比较靠前,在五个单项评价领域中亦有多项排名靠前,这种来自第三方的评价,客观地反映了东莞的政府整体绩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东莞有着较好的政务环境。
“政府成本”指数东莞最优
在今年《红皮书》里的单项排名中,东莞的“政府成本”指数为0.732,高居全省榜首,比去年的第四位前进了三个名次。“这个领域主要是指政府在控制成本上的绩效,东莞居第一这一成绩虽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东莞政府成本在全省最节约,但客观上可以说东莞在控制政府成本上做得相对最好。”郑方辉说。
据了解,“政府成本”这一领域共包括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国有单位人员占总人口比重、公务员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差异和公车拥有量这6个子指标,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考量,评价一级政府部门在节约运作成本上的绩效。
东莞生态环境改善显著
虽然“生态环境”指数依然是东莞在今年《红皮书》的排名中是最后一项,但在《红皮书》中,这一点却得到了“点名表扬”。《红皮书》指出:“……与上年相比,一些市的环保绩效变化非常明显。环保绩效改善明显的是东莞市与深圳市,分别从去年的全省排名第21和第16上升到今年的第12和第2。”
去年,东莞的“生态”环境指数为0.588,远低于全省的平均值,在21个地级市中处于垫底的位置,但今年,东莞的该项指数上升了9位,已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据郑方辉介绍,去年的《红皮书》出来后,东莞有关部门就主动与课题组联系,课题组也很乐意地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东莞的生态环境得到改观,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重视程度的加强,另一方面则来自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郑方辉说,“这同时也打破了‘经济发展,环境破坏’的‘常理’。”
社会满意度有待提高
在这套评价体系中,“维护社会公正”所占的权重为25%,“实现公众满意”所占的权重为20%,仅次于权重最高的“促进经济发展”(28%)。郑方辉表示,这两个领域的权重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课题组认为改善民生应当是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的另一工作重心。
“社会公正”这一领域共包含了公民最为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公共安全等14项子指标,政府网站的综合绩效和点击量情况亦纳入了这一范畴。在这一领域中,东莞的指数为0.623,位居全省第5,较去年的排名上升了1位。
在“公众满意度”的排名中,东莞位居全省第11位,相比去年的第3位下滑了8位。郑方辉表示,这一相对东莞其他领域比较靠后的排名,主要原因是东莞的人口结构特殊,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对政府的满意度差异较大。
据郑光辉介绍,今年课题组还会跟去年一样,在《红皮书》出来之后对各地政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帮助各级政府“意识到自己的弱项”,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政府效能、改善政府形象。
东莞2007、2008年度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排名对比
年度 |
总体 |
经济发展 |
社会公正 |
生态环境 |
政府成本 |
公众满意 |
2007 |
3 |
2 |
6 |
21 |
4 |
3 |
2008 |
4 |
4 |
5 |
12 |
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