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鉴江:“油河”鱼虾回游 两岸偷排未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1408 更新时间:2009/11/10 14:42: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鉴江】

  鉴江是粤西最大的河流,广东第三大水系,古时以其水清如镜而得名。

  因其大部分河段贯穿油城茂名,一段时间以来,鉴江与污染相连。其主要支流小东江,更因被油污铺盖的河水一点就着而称为火水河

  经过当地人的觉醒和努力,小东江已摆脱火水河的恶名,水质整体状况好转,遗憾的是偷排事件仍不时发生。

  小东江的遭遇,亦是鉴江的写照。而城市生活污水和水土流失,也开始逐步侵蚀着这条粤西母亲河。

  红帽已摘小工厂却偷排

  《2008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显示,鉴江茂名段、小东江茂名段水质均有明显好转。前者由中度污染变成良好,后者由重度污染变成中度污染

  原来的污染大户茂名石化成了环保典范,但在小东江和一些支流沿岸,密集的小工厂仍偷偷将污水直排入江。

  小东江是鉴江的一条支流,它穿茂名城而过,曾有一个耸人听闻的别号火水河”,并曾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批示而声名大噪。

  1958,新中国在茂名建炼油厂,用当地蕴藏的油页岩生产人造油。此举奠定了茂名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位,南方油城美誉。仅茂名石化,一年就为广东贡献税金100多亿元,一年为茂名市贡献七成以上的财政收入,拉动后续加工产值7500多亿元。

  原来并不显眼的小东江,很快成为炼油纳污的一条油河。有人曾试验过,划根火柴丢进河里就能点燃。河流两岸,油膜浸泡过的杂草成片枯萎,炼油厂排污口以下近20公里河段鱼虾绝迹。那时候茂名石化炼油厂每年排放废水约1.3亿吨,而地方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排放量也只有320万吨。

  经过数十年的治理,“火水河已成历史,水质从劣五类恢复到四类,鱼虾回游。

  去年,茂名石化被评为广东环保诚信绿牌企业,原来的污染大户成了环保典范。茂名石化安全环保部副部长张钧正说,目前茂名石化污水处理能力每小时五六千吨,炼油厂排放的废水全部达到地方标准排入小东江。

  但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在小东江和一些支流沿岸,密集的小工厂污染源仍在偷偷直排入江。

  白沙河,是小东江的支流,其沿岸企业的污染问题曾多次被媒体曝光。当地村民阿福带着记者,来到金塘镇百福堂村马路边一个加油站后面,村道的树丛下,一股带着臭味的黑水汩汩流出。

  这是皮革厂偷排出来的,仅我们村,就有4间这样的私人皮革厂,日夜开工向沟渠偷排废水。据阿福讲,村里有几头黄牛,就是喝了黑水而被活活毒死。

  在白沙河边,成山的垃圾越过围墙堆满了草丛,部分甚至已涌入河道,水面泛起油迹和泡沫。所经之处群蝇飞舞,臭气熏天。垃圾场的排水口,从草丛下的泥土伸向河岸。

  这个1990年投入使用的金塘垃圾填埋场,日设计处理垃圾能力仅为100,却承接整个茂名市区的居民生活垃圾。据环保部门统计,全市每天产生约500吨生活垃圾。

  一路前行,立威化工厂和当地农药厂直伸向白沙河的排污口历历可见。从事农药生产的立威化工厂曾被认为是最大的污染源,2007年被列为全省挂牌督办的12家企业之一。经当地重点监督后,排出的废水肉眼已看不到明显的混浊,但汇入排江的沉淀池时仍可见泛着泡沫和污垢。

  当地自来水管网尚未铺就,村民以地下井水作生活用水。他们担忧地称,“这样的排污强度,地下水源已受污染,粮食经常低产、绝收。

  该村几个单位和村民联名的投诉材料显示,百福堂村周边半公里内还有5间炼油厂、4间皮革厂和2间塑料胶粒厂,白沙河经常浮起一大片死鱼,该村近几年患癌而死的就有6,年龄都在40—50岁左右。

  沿着途经金塘、公馆镇的国道所建,白沙河沿岸几乎都是水泥厂、皮革厂、化工厂等污染的企业。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白沙河不能行船,如果不是方便排污,为什么工厂要沿河而建呢?每到一个跨河桥处,记者在桥上观望,河水明显比小东江混浊,而且漂浮着垃圾油迹。

  污染源分散整治成难

  禽畜粪便、养殖废水及城乡生活污水,是鉴江污水的又一个重要来源。目前茂名市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0%,周边的农村生活污水长期以来只能直接排入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鉴江航运功能的极大萎缩

  茂名市环保局副调研员樊克俭说,小东江和白沙河治理的另一难点在于,流域内存在大量禽畜养殖禽畜粪便和养殖废水以及城乡生活污水都直排江中,造成氨氮超标,“污染源分散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