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市民打着雨伞行走在大雾弥漫的街上。3月20日,我市从凌晨一直到白天出现浓雾锁城的现象,能见度比较低 本报资料图片 郑志波 摄
本报讯 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11年1月至6月监测报告昨日出炉,我市监测点去年上半年无V等级空气质量(最差等级)的纪录被打破,上半年开始出现“地区内污染物浓度严重超标”的V级空气,并且区域空气质量I等级的天数比率相比去年也有7个百分点的下降。
二氧化硫月均值有所上升
据了解,该报告由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署共同编制。监控网络由1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组成,这些子站遍布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珠三角地区,我市的豪岗小学监测站是1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之一。
据监测,今年上半年豪岗小学监测点二氧化硫月均值为0.031,较去年年平均值0.027有所上升;同时,臭氧浓度上半年平均值为0.061,比去年的0.042也有较大程度的上升;但二氧化氮上半年月均值为0.049,比去年的0.053有所下降。
监测报告表示,二氧化硫除了对公众的呼吸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外,亦会在空气中氧化为硫酸盐粒子,对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水平、酸雨及能见度均有重要影响。而臭氧会刺激眼睛、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时会增加人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亦可令呼吸系统疾病 (如哮喘病等) 患者的病情恶化。此外,二氧化氮除了对公众的呼吸系统功能造成影响外,亦会在空气中氧化为硝酸盐粒子,对区内的颗粒物污染水平、酸雨及能见度均有重要影响。
区域空气质量I等级天数占15.82%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豪岗监测点的有效监测天数为177天,其中达到区域空气质量I等级的天数占15.82%,II级别占45.76%,空气质量指数均在2以下。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豪岗监测点仅有61.58%的监测天数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而去年同期,豪岗监测点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占77.15%,同比下降了超过1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豪岗监测点上半年达到V级别的天数为零。而今年上半年,V等级空气质量开始出现,虽然仅占总有效监测天数177天的0.56%(不到一天),但是这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市的空气质量总体情况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