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广东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广东的低碳试点建设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腾讯绿色频道 点击数221 更新时间:2011/12/7 22:33:0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1128日至129日,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腾讯绿色特派报道员苏苏前往德班采访报道。下面为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的演讲内容。

鲁修禄: 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广东国家低碳试点省试点的工作情况。

这个图是广东省的行政地区图,广东省有21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是17.9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是41.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4亿,2010GDP4.6万亿人民币,人均GDP将近7000美元。从以上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同时广东省GDP70%80%之间,财政收入的70%80%之间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所以地区发展也很平衡。

去年8月国家决定在包括广东和深圳在内的58市开展国家低碳省的建设,对于广东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低碳试点的情况如何,我这里做一点简单介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广东期间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广东要以低碳省建设为契机,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这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东率先探索绿色低碳科学发展的肯定和殷切期望。2009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会议气候大会期间,代表中方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20113月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碳强度降低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要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1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广东的低碳试点和应对气候变化正是按照国家的这些要求来开展。

广东的低碳试点和气候变化首先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112日广东省政府召开了“国家低碳省试点启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书记出席会议,并亲自宣布试点工作启动。

广东在低碳试点省的建设中,首先在两个基础能力方面开展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议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省长担任召集人,并且将办公室设在广东省发改委,在发改委内部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处。

第二是设立了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

第三是成立了广东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和广东省低碳促进会。

第四是组织中科院广东分院、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研究执行机构。

第五是组织对广东省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市的有关领导进行专题培训。

第二方面的工作,就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包括碳排放交易启动机制研究、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以及数据库的建设,编制完成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思路研究,研究确定“十二五”碳强度下降指标省内分解办法,开展“十二五”期间新增项目能源需求分解、节能减排举措研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研究,开展低碳城市园区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等。

下面介绍一下广东省在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低碳试点省建设取得的成效:

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我们通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6.350.443.32010年的55045。在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的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合作共建产业转型园。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十一五”期间广东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1221万千瓦。截止2010年底,广州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00千瓦,在建容量1100千瓦,风电装机容量75万千瓦,约为2005年的10倍。

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也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广东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4%,达到2010年每万元GDP0.664的水平。在林业和培育保护生态方面,我们积极增加森林碳汇,到2010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7%,绿道网建设2372公里,已全线贯通。在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方面,到2010年底广东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6个,总面积115.14万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我们制订出台《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对外合作管理实施细则》,加强了与外国政府和为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合作,支持省内研究机构申请国外资金开展低碳研究项目,建立了粤港应对气候变化联动协调机制。

女士们、先生们,广东开展低碳省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得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或非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广东发展改革委员会表示感谢。广东将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务实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对外合作,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低碳产业的发展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