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位于体育馆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使用“能见度仪”测量空气能见度 本版图片均由东莞时报记者周天宝 摄
PM2.5,热得烫手。到底PM2.5数据如何?市民翘首以盼。
明天,珠三角17个条件成熟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将按新标准公布监测结果。首批17个站点中,南城元岭监测站名列其中,是东莞唯一入选站点。
“东莞已经具备PM2.5实时监测公开能力。”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可是具体公布哪些指标,还要待今天省环保厅开会,看到最终方案才能确定。
公开城市
珠三角各市明起 公布PM2.5数据
3月5日,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日,省环保厅厅长李清也在广州宣布,全省将加快PM2.5监测网络建设。从明天起,我省将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向公众发布珠三角首批17个站点的空气监测数据,珠三角其余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对外公布监测数据。
这17个监测站点遍布珠三角各市,包括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中山和肇庆等。主要是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16个子站中位于珠三角的12个监测子站,其中包括了位于东莞的子站——南城元岭监测站。
“昨日,我们也参加了省厅的会。收到省厅的通知,要求在3月8日公布PM2.5监测数据。”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说,东莞元岭监测站属于省控监测点,早已经跟省联网,随时可以满足公开的需求。
公开进程
东莞分两批公布 8站点监测数据
去年12月21日,国家环保部原则通过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就是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评价。其中,增加了PM2.5的限值标准,即浓度日均值不超过75微克每立方米。
明天就要公开PM2.5数据了,东莞有没有能力做到呢?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市民可以放心,东莞早在4年前已经行动,开始对PM2.5进行了研究性跟踪监测。2009年,全市环境自动监测站又进行设备全面升级,已建成市区7个固定子站、松山湖科技园1个固定子站和1辆环境空气流动监测车。
“这8个固定监测子站中,有5个是省控监测点。”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些子站和流动检测车都具备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污染因子的能力。
公开数据
AQI六项指标 是否全部公布待定
按照现行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即API评价体系),只监测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PM10)三项主要污染物。若按新的标准和评价办法,监测项目由三项增至六项,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并且,各项指标也更为严格。譬如说,收紧了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浓度限值。
明起具体公布哪些数据,环保部门暂时还无法确定。“PM2.5是要公布的,新标准AQI指数也应该会公布,但是新标准的其他五项污染物的具体指标是否公布,我们还不清楚。还有,PM2.5是公布日均值,还是时均值,我们也还没有收到方案。”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
不过,这些问题的最确切答案,将会在今天省环保厅召开的专门会议上出炉。
现场探访
“烟囱”抽气 通过仪器 30秒钟出一组PM2.5数据
不少市民都很好奇,监测PM2.5的仪器长啥样子?它们到底是怎么捕获比头发丝还细的细微颗粒呢?
昨日,记者来到东莞此次唯一入选的监测站点——南城元岭监测站,提前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在机房里,市环保局监测站工作人员指着三台监测仪器说,“这些就是监测PM10、PM2.5、PM1.0的仪器。”从外观上,它们一眼看去有点像家庭用的微波炉。在它们头顶上,长着一根长长的管子,直通机房外的大屋顶。
它们是如何监测PM2.5的呢?先由抽气机把外界的空气抽入采样管,采样管中覆盖着一个“网”,只允许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通过。这样,符合标准的颗粒物进入放射源和检测器的滤纸上,再由滤纸上的颗粒物不断发生动态变化,由β射线照射后的衰减程度来检测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就像渔夫捕鱼一样。你要打多大的鱼,调节渔网洞口大小就可以了。”工作人员说,监测PM10、PM2.5、PM1.0的道理都一样,就是“滤网”不一样,通过的颗粒物大小也不一样。
“元岭监测站花了400多万建成,监测可吸入颗粒物的仪器,每台都要二十多万。并且,都是美国进口的。”工作人员说。现场,记者看到在一个电视大屏幕上,AQI新标所监测的六项指标实时数据在屏幕上跳跃。“我们的仪器都是很先进的,具备实时监测公布AQI新标的能力。你看,每三十秒就能录得一组PM2.5的实时数据。”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超200家重污企业 将入环保基地
去年565家企业申请原地保留,首批仅36家企业获批
东莞时报讯 (记者 李春燕) 东莞超过200家重污染企业需强制迁入环保基地。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去年全市共有565家重点污染企业向环保部门申请原地保留,有36家获得首批原地保留资格。
5月中旬第二批名单出炉
东莞对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六大行业的污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符合原地保留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出申请,之后办理原地保留手续。没有提出申请或申请未通过的企业则需搬入环保专业基地,实行统一治污管理。
去年全市共有565家重点污染企业向环保部门申请了原地保留。经过公示,最终有36家企业获得原地保留资格,其中大部分是造纸行业,主要分布在道滘、麻涌、洪梅、中堂等镇。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昨日透露,在这565家重点污染企业中,还有两三百家企业需要整改,才能申请第二批原地保留。市环保局要求,4月底前,这些企业必须完成整改,然后再申请原地保留。5月中旬,第二批原地保留重点污染企业名单将出炉。
未能限时整改将查处
日前,市环保局还下发了《关于做好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环境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环保分局、环监分局要对市环保局公布的原地保留、整改、搬迁入园企业切实做好日常监察工作。
其中,对原地保留企业,要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对要求整改的企业,要督促企业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整改任务,未能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要依法查处。
此外,对于要求搬迁入园的企业,要督促企业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做好搬迁工作;对拟关闭的企业,要依法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依程序提请市政府实施关闭。
知多D
什么是环保专业基地?
建设环保专业基地,将污染企业搬迁入园集中治污是未来环保管理的方向。环保专业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定点、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
从2005年起,东莞提出要在9镇建9大环保专业基地。2009年,环保部门决定将9个环保专业基地调整为7个,即在虎门、长安、麻涌、沙田、大朗、常平、中堂7个镇建设7个环保基地,把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六大行业的污染企业分原地保留、整治提升、搬迁入园三类进行专项整治,进行集中治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