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烧结烟气治理走向一体化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钢联资讯 点击数294 更新时间:2013/5/30 15:44:4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为更好地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由中国金属学会和山西省金属学会联合举办的2013年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于514~16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烧结烟气综合治理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实现烧结工序清洁生产。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也于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新政和标准,对钢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据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介绍,近年来,钢铁企业烧结烟气处理,尤其是烧结脱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重点钢铁企业的废气排放量同比有所增加,但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了8.6%,粉尘排放量下降了0.09%,这说明我国钢铁行业在改善大气环境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与此同时,我国仍有数量巨大的烧结机尚未建设烧结脱硫装置。据统计,全国现有烧结机约1200台套,在建、投运烧结烟气脱硫装置的有300余套。

目前,我国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综合治理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烧结脱硫技术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主导技术,对烟气中其他有害物质的净化工艺、设备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没有形成主流。但是,随着国家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政策和标准与GB28662-2012《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行,烧结烟气综合治理已成为国家强制性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伴随着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部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氟化物和二噁英等都提出了定量化的排放标准,并且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近期,全国各地雾霾天气有所增加,社会对烧结烟气深层次脱硫、脱硝、脱二噁英、除尘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意味着,单方面的烧结烟气处理技术已很难达到环保要求。因此,对于烧结烟气进行一体化综合治理的技术受到行业的关注。

对于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专家提出了几个研究方向:一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工艺,二是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活性炭吸附、循环流化床CFB-FGD、高能电子氧化法),三是低温SCR技术;四是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氧化吸收法、还原吸收法、络合吸收法)。

专家指出,近几年,国内钢铁行业效益持续下滑,许多企业出现了微利甚至亏损,脱硫已经给企业增加了较大成本,在缺少先进高效、运行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路线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对烧结烟气的综合治理,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难题。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局面下,企业应当立足当前,更要面向未来,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选择适合自身冶炼条件、成本较低,且能满足环保要求的综合治理技术,避免走弯路;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组织力量进行研发,集中解决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

有专家建议,钢铁行业要把企业、科研、设计等单位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对烧结烟气一体化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深入开发研究,指导企业烧结烟气综合治理工作。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对烧结烟气综合治理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对比,慎重选取技术装备。

来自中国金属学会、山西省金属学会和有关钢铁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厂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