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制鞋生产线实时直播,消费者看到中意的款式后便可立马下单,下单后随即在生产线上排产,后台的数据智能系统支持企业实现小批量、定制化柔性生产……9月25日,这场与众不同的直播发生在鞋业品牌天创时尚的生产车间,这是由天创时尚与坤湛科技联手打造的鞋履行业首个C2M(消费者直连生产制造)模式。坤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闵万里表示,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这场直播实则是将信息化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参考。
许召元强调说,先进制造业是指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征,而且对整个产业升级具有重要带动意义的产业,例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此外,传统制造业充分吸收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后,也可以成为先进制造业。
“十三五”期间,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
通过推进建设车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突破。比如,在高端装备领域,我国高端机床装备在自主化、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12米级卧式双五轴镜像铣机床、1.5万吨航天构件充液拉深装备等填补国内空白。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提高到20%以上。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台增长到2019年的18.7万台,2019年工业机器人消费量达到14.3万台,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涌现出沈阳新松、苏州绿的等一批优质企业。
在集成电路领域,华为海思发布了基于7纳米工艺的麒麟990 5G芯片,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实现量产,集成电路关键设备覆盖12英寸生产线工艺环节一半以上。
在5G领域,我国已构建了涵盖系统、终端、芯片、仪表的完整产业链,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夯基架梁工作基本完成,网络体系已覆盖300多个城市,建成五大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和55个二级节点,平台体系连接工业设备数达4000万台,服务企业超过40万家,有力支撑了行业转型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已构建起完备产业体系,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动力电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累计推广量超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
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全球每售出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联想合肥产业基地,这是联想集团在全球最大的PC研发和制造基地,产品销往126个国家和地区。9月3日,联想合肥产业基地两条新的生产线——“水星线”和“哪吒线”正式投产,将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生产制造有机结合,这意味着联想合肥产业基地的智能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将具备更加柔性和灵活的定制,更加敏捷快速的交付和更高品质的生产管控。
“十三五”期间,工信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2个重点行业,在炼化、印染、家电等领域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5年来,在外部挤压和内在动力双重驱动下,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新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杨帆说。
一批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海尔、美的等中国家电品牌进入全球家电品牌“第一阵营”,伊利、蒙牛进入世界乳业十强,好孩子童车连续多年全球销量第一,华为5G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据杨帆介绍,经过“十三五”这5年的发展,我国先进制造业呈现“一带三核两支撑”特点。“一带”是指长江经济带,“三核”是指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核心,“两支撑”为西部和中部支撑。制造业部分环节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精尖新成为东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主要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还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继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