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抓实抓细疫情防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筑牢群防群控防线。要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更大力度援企稳岗保就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抓好重要物资保供稳价,关心照顾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努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二要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抓住赣深高铁通车运营有利时机,全面对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深河产业共建,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推动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精密仪器设备、水产业等主导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三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巩固拓展河源农业生产优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多措并举支持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打造成全省第4个大型灌区,推动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四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万绿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筑牢北部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要强化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切实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更好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用“绣花”功夫修复历史文化街区,立足当地特色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六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河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