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减排目标纳入政绩考核 完不成任务一把手免职
减排目标纳入政绩考核 完不成任务一把手免职
作者:张凤安    文章来源:东方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数:448    更新时间:2007/11/24

环保不达标的紧张气息急遽高涨。

  哪个地市完不成减排任务,地市党政一把手就地免职。国家环保总局总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赵华林转述某省的一名主要负责人的话对记者说。

  就地免职不再是姿态。国务院已经 批转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下称《考核办法》”),将减排不达标跟政绩挂钩。

  中组部参与了《考核办法》的部委会签,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1123,一位环保系统的官员向记者透露。

  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已经在文件的内容之列,赵华林透露说。

减排三大考核体系

  这份名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文件,经过相关部委的会签之后,目前已经送交国务院。

  记者获悉,与《考核办法》一同经国务院批准的还包括另外两个配套文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三个文件构成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工作的三大体系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一些省份领导班子换届,这三大体系或将派上用场。国家环保总局总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赵华林告诉记者。赵所在的总量控制办公室,是因应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专门设立的一个部门,直接负责全国减排系列工作。《考核办法》初稿也由该室主要参与起草完成。

  此前的826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受国务院委托作《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在下半年开始的省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中,进一步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的821,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两项指标一升一降: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63.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4%

  其中黑龙江、吉林、福建、广西、海南、云南、陕西、青海、新疆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较2006年同期增加——十一五规划,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要比2005年分别降低10%

  三大体系应运而生,在减排形势严峻下,成为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依据。

考核力度不断升级

  记者获得了这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共十三条。

  其中关于污染物减排的责任主体及其主要任务中,该办法规定责任主体是地方各级政府

  记者看到,在一共十三条的考核办法中,有三条是关于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及奖惩的。

  其中规定:每年第一季度对各省级政府上一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进行考核,当年5月底前将全国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

  考核通过的,优先加大对该地区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考核未通过的,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和项目核准获批准、暂停安排中央环保专项资金

  而对于工作中瞒报、谎报情况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

  上述三条是20073月下发给各地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考核和奖惩的内容,用语比较平和,这是环保总局拟定的初稿的内容。

  随后的42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求: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随后中央十七个部委参与,减排工作全面行动。如国资委在央企业绩考核任期目标中,增加了节能减排这一项。

  中组部在会签的时候,提出了把考核内容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这一条。前述熟悉三大体系背景的环保系统官员告诉记者,上报到了国务院之后,要求又被提高了。

  主要是增加了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两项内容。”11月上旬,赵华林在一个场合跟记者透露说。

  考核内容趋于强硬这一变化迅速在地方发酵,也开始改变地方委厅局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每一个季度都要召开减排形势工作会议,各相关委厅局都把各自负责的数据摆出来。浙江省环保局污控处副处长朱留沙向记者表示,大家坐在一起分析彼此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

  朱留沙说,浙江省级部门间的相关统计数据,现在都能够按时、准确性的汇总,不再数出多门,电力系统也主动提供数据。数据之间的矛盾之处及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

减排路线图

  三大体系除了将减排纳入政绩考核外,减排的监测和统计手段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三大体系,地方几乎找不到钻空子的办法。一位省级环保局局长向记者表示。赵华林将其总结为十二个字:淡化总量、算清增量、核实减量。

  这是中国式的减排路线图。

  按十一五规划,主要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要比2005年分别降低10%。因此,2005年的基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按照各省汇总的数据:200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是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是2549万吨。

  记者获悉,在当初编制十一五规划、要求上报数据的时候,地方比较犹豫,不知道是多报好还是少报好,结果等数据上报之后,才发现不对

  某省环保局甚至为此派了十七人到国家环保总局商量基数问题,要求将上报的基数调低。

  最后国家环保总局在编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时找到了对策,即淡化总量、算清增量、核实减量

  是否完成国家给各地方下达的减排指标,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指标减量= 实际减量实际增量。

  对地方来说最感压力的就是算清增量。按照原有办法,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增量部分,是一家家企业统计的综合结果(这也是目前环境统计的基本方法,企业数量多,数据造假空间比较大)

  按照新的办法,则是以“GDP+城镇化提高率作为统计基础,由环保总局匡算出各地的排污强度,由此推算出一个地方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量。

  这个新办法基于一条常识:GDP增加,城镇化率提高,污染物排放必然增加。这其中有一个相关系数,即排污强度(该系数各地不一样)。上述几个数据通过模型处理,即可得到一个地方新增污染物排放量。

  GDP还是COD?”赵华林说道,这显然是地方政府一个两难选择,却是环境统计方法的一个革命性方法。

  核实减量也不轻松,环保总局有一套更简单成熟的技术路线图,这就是监测统计地方政府、电力公司的一个个减排项目。

  如建了多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多大?旧的方法只看最后污水处理厂的排污量。这有很大漏洞和造假空间。

  新的统计监测办法中,增加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进水有多少,污水处理厂用电有多少、管网铺设情况等指标。通过上述指标,可以直接统计地方在化学需氧量(COD)减排上的数量。

  赵华林说道,目前地方对付的办法,还没有想出来。如电力公司,二氧化硫减排如何,就看上了多少脱硫装置。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