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组图]别了,“酸城”
别了,“酸城”
东莞去年降水酸度5.21降至全省第十二位,退出“重酸雨区”
作者:钟燕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828    更新时间:2008/3/27

2005年的最酸城市、2006年的重酸雨区,东莞连续扣了两年的酸城帽子,终于可以摘掉了!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日前省环保局公布了《2007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其中,pH4.54.5≤pH5.0且酸雨频率>50%为重酸雨区,全省共有9个城市列入其中。东莞去年一年的降水酸度(pH值)为5.21,酸雨频率为54.2%,降水酸度位于全省21个城市的第12位,这意味着东莞已经脱掉了重酸雨区的帽子。

酸度减轻退出重酸雨区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2005年,东莞的降水酸度为4.07,是全省最酸的城市;2006年,东莞的降水酸度为4.70,虽然酸雨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然在重酸雨区之列。据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造成酸雨的最大因素是虎门沙角电厂群排放的二氧化硫,该电厂群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燃煤发电基地之一,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曾占到了全市工业企业的70%以上,特别是在燃煤价格普遍上涨后,部分燃煤发电厂为降低成本采用劣质煤发电,更是导致城市酸雨天气常有发生,空气质量下降。 

  此外,造成东莞连续成为重酸雨区的另一个原因是机动车尾气。大量的机动车中,一部分车辆使用含铅汽油及低劣燃油,一部分车辆接近报废年限或超期服役,其发动机类型和行车速度决定了污染物的排放量,造成了严重污染。

  根据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2007年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与2006年相比,全省的降水酸度均值上升了0.09pH单位(酸度减轻),酸雨频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城市中,广州的降水酸度为4.38、酸雨频率为80.37%,十雨八酸,广州成了最酸城市。而东莞的降水酸度为5.21,排在全省第12位,酸雨频率为54.2%,不在重酸雨区之列。

电厂脱硫每年少排10SO2

  去年东莞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其原因与脱硫工程息息相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沙角C电厂总装机容量198万千瓦的3台发电机组于20061226实现全面脱硫;沙角A电厂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5台机组于2007122实现全面脱硫;沙角B电厂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的2台机组脱硫装置于2007年初建成投入试运行,正上报省环保局验收。该负责人表示,沙角电厂群脱硫之后,每年东莞减少排放了约10吨二氧化硫(SO2)。

  另外,环保部门对冒黑烟的锅炉进行了整治,要求30吨以上的锅炉全部安装脱硫装置。针对尾气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还在去年下半年联合交警、质监等部门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整治工作,这也对减少二氧化硫浓度,降低酸雨浓度、频率起到了很大作用。

小知识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存在4点潜在危害:

  (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