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东莞将不准再新建燃煤电厂、水泥、制革、造纸等项目。对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电镀(线路板)、漂染、洗水、印花等项目,也将限制建设。
去年拒批污染项目1231个
根据环保部门制订的“三个不批”措施,即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位于东江上中游地区、石马河、寒溪河、东引运河流域的重污染项目不批;已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不批。
去年,我市共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宜等污染项目1231项,其中重污染项目56项,共控制化学需氧量增量860吨/年、二氧化硫增量480吨/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的势头得到有力控制。此外,去年市环保局共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651份,停止污染项目(生产工序)506宗,行政罚款入库数2018万元,比上年增长63%。
新建污染项目准入门槛提高
市环保局局长袁绍东表示,作为环保部门,应以环保为手段,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
“推进产业调整升级,必须以优化增量为前提。”袁绍东说,只调整现有存量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要严格项目准入,严格控制新增落后产能,积极支持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新项目,优化新增量,推动产业升级。
据了解,环保部门将提高项目的准入门槛,在新建项目的审批方面,把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污染物排放强度能否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审批项目的标准。坚决杜绝新建耗能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项目。
严禁新建燃煤电厂、造纸项目
据了解,在环保限批政策方面,市环保局将进一步细化排污总量限批政策,对超出排污总量的镇街,禁止建设除循环经济外的项目。同时,对区域限批政策方面也进一步细化,禁止在东江沿岸、东莞运河中上游地区、三级水源保护区、禁止养殖区范围内新建水污染项目和化工类项目。
此外,在产业限批政策,东莞将严禁新建燃煤电厂、水泥、制革、造纸项目,限制建设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电镀(线路板)、漂染、洗水、印花项目。
250家重污染企业将被关闭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1252家重污染企业中,约250家纯电镀、纯漂染、纯洗水、纯印花企业以及年产量5万吨(不含卫生纸)以下的小型造纸企业、小规模制革企业,将坚决关闭。
对原地保留的400多家大型配套、科技配套重污染企业,环保部门将对其实行在线监测。余下的600多家重污染企业的配套生产车间,环保部门将鼓励或强制搬迁到9个环保专业基地。据透露,市环保局目前正在制订实施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污染企业(生产车间)主动搬迁入园,对限期治理后仍超标排放的企业,责令限期搬迁入园,否则,予以强制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