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方案
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方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940    更新时间:2008/5/27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汪洋同志来莞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决定抓好一批试点。现就试点工作的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试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当前东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涉及面很广。通过抓试点,可以集中资源,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行业、企业等,实现重点突破,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效得到集中体现,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是有利于摸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经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加上东莞的发展模式比较特殊,不可能有现成的调整路子可以套用。通过分类试点,以点带面,可以有效摸索转型经验,特别是可以在实践中检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并不断修改完善,形成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

  三是有利于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效。东莞各产业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各镇村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抓好试点,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强对不同区域和领域的分类指导,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有利于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稳妥推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关系着东莞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毫不犹豫地强力推进,又要切实做到以稳保调,不能够急于求成。采用试点先行的办法,既能够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又可以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二、试点类型

  试点选择原则:(1)必须有较强的代表性,就是试点要具有典型意义,能够在某个领域、某个区域、某个环节上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摸索经验。(2)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就是试点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有效的切入点,容易抓出成效,发挥示范作用。(3)必须有较广的覆盖面,就是要在多个区域、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分别开展试点,既有利于多方面摸索总结经验,又能够在多方面实现有效突破,做出成绩,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综合上述原则,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当前要突出抓好镇、村、行业和企业等四种类型的试点。

  (一)镇(街)试点

  综合考虑我市32个镇(街)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财税收入、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土地资源等状况,分成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具有特色、镇村发展相对缓慢三大类,从中分别选择1—2个镇作为试点。

  1、综合试点镇:长安镇。选取依据:长安镇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基础相对雄厚,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层次不够高,可用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等问题比较突出,在类似镇(街)中具有代表性。工作重点: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在多个方面摸索经验。(1)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培育龙头企业。(2)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3)主动调整转移污染大、效益低、用工多的企业,减少人口压力。(4)加快旧村旧厂、城中村改造,在镇和村(社区)中心区积极推进退二进三。(5)清理无证照经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有效减少闲散人员。(6)探索集体经济多样化、公司化的经营模式。

  2、特色产业升级试点镇:厚街镇、大朗镇。选取依据:厚街镇和大朗镇分别在家具产业、毛织产业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是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专业化水平比较高,集群优势比较明显,但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低端产品多,优质项目少,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通过试点,可以在推动特色产业升级方面积极探索,为类似镇作出示范。工作重点:(1)探索产业升级与控制减少人口规模协调推进。(2)继续引进培育优质项目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3)淘汰重污染企业,大朗镇同时着力推进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实行集中治污。(4)加快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引导企业向产品开发和销售延伸,逐步把一部分生产环节向市外转移。(5)做旺专业市场、专业会展等,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6)加大村组统筹力度,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强化产业集约发展。

  3、加快发展试点镇:谢岗镇、麻涌镇。选取依据:谢岗镇、麻涌镇综合发展水平偏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工商企业较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但可用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相对较多,存在一定开发空间,发展后劲较大,如何有效发挥后发优势和独有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对类似镇具有激励和示范作用。工作重点:(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土地资源统筹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可用土地资源。(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先进优质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4)探索利用独特资源优势发展新产业和特色产业。(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麻涌镇同时着力加快环保专业基地建设,整合电镀等污染企业,实行集中治污。(6)探索以镇统筹招商、镇村利益共享的模式发展经济,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二)村(社区)试点

  原则上要求全市每个镇(街)都要实施1个村(社区)试点,其中在5个试点镇各选1个村(社区)作为市的试点村,由镇具体实施,挂点联系的市领导和部门进行指导。具体试点村名单见附表一。工作重点:围绕如何推动产业转移升级、如何推进旧村旧厂改造、如何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结合实际,各有侧重,具体可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1)实行退二进三,主要在镇中心区范围的村(社区)进行。(2)淘汰落后企业。主要在一些污染企业较多的村(社区)进行。(3)开展旧村改造,探索如何在推动农民上楼过程中,有效改造旧村,盘活土地资源,减少流动人口。(4)集体经济转型,主要在一些集体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村(社区)进行,探索集体经济多样化、公司化运营模式。各镇(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村(社区)试点中抓以上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抓一些以其他内容为主的村(社区)试点。

  (三)行业试点

  突出抓信息产业,并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石龙镇、石碣镇、清溪镇为实施载体,作为信息产业升级示范区域。选取依据:信息产业是我市最大的支柱产业,也是主导优势产业,已形成产业链较为完善、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但加工环节多,研发机构少;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硬件制造多,软件生产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以信息产业为试点,突出扶持做大做强,有利于强化优势产业核心地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重点:抓住东莞作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省市联手共建电子信息及电气机械产业升级工程试点城市的契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1)强化研发环节,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建设信息产业研发区和信息学院等,集聚一批信息产业研发机构和人才。(2)完善产业链条,发挥原有配套优势,尤其要在电脑咨讯产品95%配套率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缺失的5%部分的产品生产企业。(3)发展软件产业,利用世界软件业非核心项目外包的趋势,积极发展软件业,作为东莞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补充和完善。(4)实施品牌战略,以电博会等为平台,帮助信息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发展自有品牌,不断做大做强。

  (四)企业试点

  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最基本的单元。要抓好一批企业试点,由相关部门负责跟踪落实。

  1、争取上市企业试点:由市金融办负责。

  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试点:由市外经贸局负责。

  3、技术改造企业试点:由市经贸局负责。

  4、创名牌企业试点:由市经贸局负责。

  5、产学研合作企业试点:由市科技局负责。

  6、清洁生产企业试点:由市环保局负责。

  7、控制减少用工企业试点。

  以上7类企业试点,前6类分别各抓3个共18个,主要在试点镇和试点行业中挑选,第7类在这18个企业中挑选2—3个,仍由前6类相应负责部门负责。没有市试点企业的试点镇也要各挑选3个企业作为试点,由镇具体实施。具体试点企业名单见附表二。

  三、目标要求

  (一)把握总体目标

  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要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体目标,以发展先进高端的制造业和发达完善的服务业为重点,坚持引进、淘汰、转移、转型和升级有机结合,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手段,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高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减少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着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

  (二)明确时间安排

  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工作从20084月开始。各个试点的工作方案于20086月中旬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12月各试点负责单位做好阶段性试点工作总结,市组织检查考核。

  (三)注重工作方法

  要边开展试点,边摸索经验,边研究政策,边推进工作。市要加强统筹,由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发改局、经贸局、外经贸局、城建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等协助,迅速制定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试点的指导。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强工作汇报,有效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作的开展。

  (四)完善政策措施

  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结合试点工作,着重制订完善下列政策措施:1科技东莞工程配套政策措施。由市科技局牵头负责。2、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由市金融办牵头负责。3、重点产业扶持政策。由市经贸局牵头负责。4、重点项目和关键性项目引进鼓励措施。由市外经贸局牵头负责。5、高污染、高耗能、用工多、低层次企业转移的相关推动政策措施。包括推进阶梯水价改革,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等。由市经贸局、城市管理局、环保局、物价局等共同负责。6、关停高污染企业的有关标准和政策措施。由市环保局牵头负责。7、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政策措施。由市外经贸局牵头负责。8、产业结构调整资金补助政策。由市财政局牵头负责。9、旧城旧村旧厂改造政策措施。由市城建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发改局等共同负责。这些政策措施的制订完善于200812月底前完成并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抓出工作亮点

  各级各类试点要各有侧重,争取在一些方面抓出成效,形成一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亮点,起到良好示范带动效应。综合试点镇要努力在旧厂改造、加快发展服务业、控制减少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有所突破;特色产业升级试点镇要努力在淘汰低端、完善产业链、做大市场、控制减少人口规模等方面有所突破;加快发展试点镇要努力在引进优质项目、发展新产业等方面有所突破;信息产业试点要在高端化发展方面有新进展;村试点和企业试点也要在一些方面取得成效。

  四、组织保障

  (一)成立领导机构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为加强工作领导,市成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任第一副组长,市党政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以及市人大、市政协各一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市委办、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局、市经贸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社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城建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外经贸局、市人口和计生局、市统计局、市物价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松山湖管委会、虎门港管委会、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市委台办、市民营办、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东莞海关、东莞检验检疫局的主要领导,长安、厚街、大朗、谢岗、麻涌5个镇的党委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兼任办公室主任,潘新潮、温淦荣、蔡家华、梁近东、任新合、黄冠球、黎达潮、朱斌华等8名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办公室副主任,从市有关部门抽调干部为工作人员,负责日常调研、规划制定、政策研究、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编发简报、文稿撰写等工作。全市的试点工作,由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推进。

  (二)明确责任分工

  1、领导分工。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领导与试点单位挂钩联系,深入指导试点开展工作。其中,信息产业试点和5个镇试点,分别由1名市委常委或副市长挂点联系,1个部门协助。信息产业试点,由冷晓明同志负责组织推进,市发改局协助。长安镇试点,由黄双福同志负责联系指导,市国土局协助。厚街镇试点,由邓志广同志负责联系指导,市经贸局协助。大朗镇试点,由江凌同志负责联系指导,市外经贸局协助。谢岗镇试点,由何嘉琪同志负责联系指导,市建设局协助。麻涌镇试点,由王道平同志负责联系指导,市环保局协助。

  2、部门责任。市发改局、经贸局、外经贸局、环保局、国土局、建设局等部门主要领导,要协助市领导联系指导试点单位,亲自参与有关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关政策措施。市科技局、财政局、城建规划局、物价局、城市管理局、金融办等部门要在分管市领导的指导下,按照分工积极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组织推进或配合开展试点工作。市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也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政策,做好服务,形成工作合力。

  3、镇街责任。试点镇和试点村(社区)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属地镇(街)负责。各镇(街)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制订实施方案,主要领导建立挂钩联系点,深入实际,加强指导,解决问题。

  (三)实行政策倾斜

  1、办证办事优先。全市各职能部门对试点镇村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事情要优先优办,对试点企业要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办证、报批等手续,最大限度地为试点单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便利。

  2、政策适用优先。将科技东莞创业东莞商贸东莞等专项资金优先考虑试点行业和试点单位。新制订的政策措施,优先在试点中试行。

  3、资源投放优先。优先保障试点行业和试点单位用电、用地、用水等资源供应,对人才引进给予方便。

  (四)加强考核督导

  1、纳入考评体系。将各镇(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的考核纳入《东莞市镇(街道)领导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实行加分考核。

  2、建立报告制度。各镇(街)、各试点负责部门要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及时把工作进展情况和突出问题上报给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汇总上报,并通过编发简报等方式加强工作交流。

  3、加强督促检查。由市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对试点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督查,确保镇(街)、部门推进试点工作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定期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进行考察指导。 

 

附表一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村(社区)名单

镇(街)

试点村 (社区)

基本概况

工作重点

莞城

罗沙

面积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850人,外来常住人口约2万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175521万元,总收入8845万元,人均分配6500元。

集体经济多样化、公司化运营模式

石龙

西湖

商业旺地,面积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2.8万多人。西湖服装批发市场是目前全市占地面积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2007年集体总收入5300万元,股民人均分配7200元。

退二进三

虎门

博涌

面积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00人,外来常住人口3.8万人。商业为主、工业为辅;2007年集体总收入8138万元,纯收入6069万元。

退二进三;环境整治

东城

樟村

面积近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9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1万多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3.3亿元,居民人均收入20503元。

旧村改造

万江

拔蛟窝

地处新城中心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93人,外来常住人口约1万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22146万元,可支配收入4171万元,经营收入3293万元。

退二进三;淘汰落后企业;旧村改造;集体经济转型

南城

新基

面积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26人,外来常住人口9605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8.3亿元,总收入3342万元,纯收入932万元。

退二进三

中堂

一村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03人,外来常住人口3800多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3336万元,经济收入75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817元。

发展第三产业

望牛墩

扶涌

地处镇中心区,市欠发达村,面积0.51平方公里,总人口2500多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2303万元,可支配收入199万元。

旧村改造,退二进三

麻涌

漳澎

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2007年集体可支配收入2765万元,经营性收入428万元,人均年收入8280元。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发展统筹;引进优质项目;发展特色旅游业

石碣

桔洲

面积1.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约1.2万人。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2亿元,总收入6380万元,人均分红9000元。

退二进三;淘汰落后企业

高埗

保安围

面积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5000多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2.47亿元,总收入2653万元。通过村民参股兴办15家集体与民营合股企业。

集体经济转型

洪梅

洪屋涡

全镇唯一实现收可抵支的村,地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面积15平方公里,共6436人。2007年村级可支配收入1165万元。

淘汰落后企业

道滘

大岭丫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31人,外来常住人口1.5万多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2.16亿元,总收入3272万元。

退二进三

厚街

三屯

面积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02人,外来常住人口2.68万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77702万元,总收入11192万元。

企业转型升级

沙田

阇西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4.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0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1万多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18933万元,总收入1630万元。

退二进三

长安

乌沙

面积约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7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8万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16.5亿元,净资产15.6亿元,可支配收入3亿多元。

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第三产业

寮步

镇中心区东部片区

传统商业中心区,总面积约6.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37人。2007年总产值约69746万元。

旧厂旧村改造;退二进三;淘汰落后企业

大岭山

农场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20人,外来常住人口约5000人。2007年总资产14226万元,总收入2283万元。

退二进三

大朗

长塘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609人。2007年可支配收入5960万元;20069月落成长塘花园共251042套住宅,社区居民全部搬迁入住;市第一批商业示范社区。

退二进三

黄江

合路

面积0.5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69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10041万元,总收入1673万元,纯收入1071万元。

调整和淘汰部分企业;集体经济转型

樟木头

墟镇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8087人。2007年集体总收入1200万元。

退二进三;旧村改造

凤岗

雁田

面积2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00多人,外来常住人口近10万人。进行资本运营,对外投资项目,收购上市公司部分法人权等。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6亿元,创汇1亿美元,集体纯收入1.2亿元。

集体经济转型;退二进三

塘厦

林村

面积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131人,外来常住人口6万多人。2007年集体总收入9580万元,纯收入6667万元,户籍人均收入13091元。

旧村改造

谢岗

曹乐

面积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048人,外来常住人口6000多人。2007年集体收入1360万元,人均收入6640元。

集体经济转型

清溪

荔横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0多人。2007年集体经济收入4867万元。

旧村整治;产业升级

常平

金美

相邻镇中心区,面积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400人,外来常住人口3万多人。2007年村组两级净资产2.8亿元,可支配收入6116万元。

退二进三;培育本土企业

桥头

石水口

全镇面积、人口、经济总量最大的村,面积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377人,外来常住人口1.6万人。进行村办企业,2007年集体可支配收4442万元,纯收3082万元。

退二进三;产业转型

横沥

横沥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3.6平方公里,总人口2885人。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2007年集体资产2.45亿元,总收入3061万元,纯收入1721万元。

盘活存量土地;淘汰落后企业;发展科技环保产业

东坑

黄麻岭

面积约0.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98人,外来常住人口约4000人。2007年集体总资产6193万元。

整合土地资源;复合型物业经济

企石

铁岗

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57人,外来常住人口约2756人。拥有东江、虾公山、东引河等生态资源。

引进优质项目;发展第三产业;生态建设

石排

埔心

地处镇中心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该镇首个村组净资产超亿元的村,2007年全镇纳税十强企业中独占3家。

退二进三

茶山

南社

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3488人。2007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905万元,纯收入2127万元。村内现存近11万平方米明清古建筑群。

退二进三发展旅游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旧村改造

附表二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试点企业名单

负责部门

试点企业  

 基本概况

工作重点

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东莞市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莞城,人才服务连锁机构,目前国内营业面积最大、服务企业和人才数量最多的常设型人才市场。资产总额7490万元,净资产4996万元。已基本完成上市辅导。

争取上市企业试点:协助确认转制批文有效;协助证明合法经营和办理股权变更手续。

东莞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塘厦,民营高新技术食用菌企业,被省经贸委认定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2006年资产总额9710万元,净利润884.1万元。已完成股改,正在进行上市辅导。

争取上市企业试点:协助办理土地变更手续;协助办理厂房房产证。                             

东莞市高能实业有限公司

位于东城,高新技术企业,生产高电压线路及电气化铁路用合成绝缘子及其系列产品,具备年产90万支110kV复合绝缘子标准支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已基本完成上市辅导。

争取上市企业试点:解决分厂厂房办证;协助办理产权界定。

市外经贸局

东莞市颖祺实业有限公司 

 位于大朗,市工业龙头企业,香港茂荣集团在中国的总部,是一家集成衣设计、纺纱、毛衣印花、针织成衣生产等一体化经营的毛纺织企业,占地80多亩,员工2000多人。年产针织服装超过1300万套,产品90%出口欧美及世界各地。年营业额增幅连续多年超过50%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试点、控制减少用工企业试点:引进先进设备和转移部分生产工序,控制减少用工人数。

东莞华科电子有限公司

位于大朗,香港独资企业,注册资本8340万美元,累计投资总额21380万美元,主要生产和销售新型电子元器件。2007年出口总额为1.46亿美元。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试点:设立研发中心,开拓内销市场。

大朗盈利时五金制品厂 

位于大朗,来料加工企业,投资总额213万美元,占地78亩,用工人数1500人。主要生产和销售表带,2007年出口187万美元。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试点:成立研发机构,开拓内销市场,跨行业发展。

市经贸局

东莞市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位于厚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专业设计、制造板式家具生产线成套设备,有11项自主专利技术应用于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产品获得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和欧盟的CE认证,南兴牌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南兴牌板式家具生产线成套设备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技术改造企业试点:主要包括1、协助办理技改项目立项,加大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2、引导申报各级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计划,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3、帮助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做好专利申请、鉴定新产品等工作,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南兴公司同时也是控制减少用工企业试点,目标是通过技术改造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有效控制用工人数。)

  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

 位于厚街,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国家免检产品企业,国内主要电脑周边设备专业制造商之一,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点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并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河田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东莞市东方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公司的电脑机箱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东莞市琪胜鞋业有限公司

厚街民营企业,生产高档男女装真皮鞋、休闲鞋,占地5万平方米5条现代化生产线,50多名专业设计开发人员,月生产能力近10万双。其生产的真皮鞋、休闲鞋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具备争创省名牌产品的基础。     

创名牌企业试点:主要包括1、加强专项辅导,提高名牌名标申报成功率。2、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3、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服务标准,推进服务业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4、加强名牌策划。5、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东莞市城市之窗家具有限公司

厚街民营企业,大型板式家具制造企业,拥有厂房7万多平方米,员工2000余人,国内专卖店700多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07年销售额6亿多元。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工艺技术水平、质量状况等主要指标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具备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的基础。  

东莞市华辉家具实业有限公司

厚街民营企业,集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家具企业,拥有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产品销往欧、美、日等世界各地。2005年全面推行6S管理,以高标准的质量目标加快向现代化、标准化企业推进。具备争创国家免检产品和省名牌产品的基础。 

市科技局

东莞泽龙线缆有限公司

 位于石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专业从事漆包线的研发、生产、销售,通过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良好合作,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企业试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降低能耗,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东莞市瑞柯电机有限公司

 位于清溪,新兴民营科技企业,主要致力于汽车用轮胎充气机、数字胎压计、光触媒空气清新机三大类产品的研发、销售、推广。已申请、授权PCT及中国专利34项。与多家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展产品芯片的开发。 

产学研合作企业试点: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开发生产新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松山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源的开发和生产。建有智能化UPS和节能型变频电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两个电源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多名博士为核心的专家团队,2006年在松山湖兴建了博士后工作站。

产学研合作企业试点: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研发产品新技术。

市环保局

统一嘉吉(东莞)饲料蛋白科技有限公司

位于麻涌,外商独资企业,从事饲料蛋白及大豆深加工过程中派生的相关产品和附属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具备年加工精制饲料蛋白(豆粕)80万吨及附属产品18万吨的生产能力。    

清洁生产企业试点:推进节能减排,减少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严格生产卫生标准和产品安全管理。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位于麻涌,我市首个启动的环保定点基地,定位于整合该镇电镀企业,承接市域内其他治理未达标的配套电镀、漂染、洗水车间,以及全市新建的需要配套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项目。    

清洁生产企业试点: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推进技术创新和改造,设计新型生态工艺流程。

 东莞市麻涌镇豪峰电镀、印染专业基地

 位于麻涌,我市首个启动的环保定点基地,定位于整合该镇电镀企业,承接市域内其他治理未达标的配套电镀、漂染、洗水车间,以及全市新建的需要配套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项目。    

 清洁生产企业试点: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推进技术创新和改造,设计新型生态工艺流程。

长安镇

长安品质电子制造厂 

 位于长安,隶属广东长安集团长实发展总公司,是一家为全球半导体工业企业提供引线框架产品的来料加工企业,业务机构遍及美国及亚太地区,总投资超过6亿港元,员工1700多人。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清洁生产企业试点:节能降耗减排。

东莞市日新电线实业有限公司

 位于长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专业生产各种电线、电缆,年营业额超1亿元,产品认证范围广,拥有专利技术近百项,商标几十项,拥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和自由进出口权。  

创名牌企业试点:创建省著名商标企业。

 东莞市万濠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位于长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著名商标企业,是一家专门从事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光学检测仪器生产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产品供应国内以及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地区,主要产品均已通过CE检测。年纳税超百万元。  

转型升级企业试点:扩大内销。

谢岗镇

旗利得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位于谢岗,日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印制电路板(PCB),广泛应用于电脑、通讯设备、汽车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公司设立以来已两次增资扩产,累计投资总额达5340万美元,该镇为数不多的大中型企业之一。

  扶优做强企业试点:帮助增资扩产,促进企业提升生产产品的效率与质量,提升科技含量。

东莞市金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位于谢岗,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几家果冻、布丁专业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现行的QB1432—2001果冻行业标准起草企业之一。获得广东省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示范基地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扶优做强企业试点:引入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生产水平和质量。

东莞市鑫宇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位于谢岗,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占地3万多平方米,产品横跨通讯、电子、家电三大产业,拥有各类精密加工设备和表面处理设备共100多台及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精密加工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谢岗镇纳税先进企业。    

 扶优做强企业试点:改造生产设备和工艺,促进增资扩产。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