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濒海而居的地理位置,为这个海滨小镇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香飘四季”的远近闻名,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个岭南特色水乡镇的生态美景……诸如此类的描写,在麻涌还有许多。
过去5年,麻涌镇结合自身产业和区位优势,打响三大品牌,“生态麻涌”即其中之一。该镇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积极拓展生态旅游业,营造宜商宜居的生态环境。
目前,麻涌通过清洁生产工程、环保产业园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园林工程的建设等措施,全力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清洁生产”探索环保之路
“对于麻涌的环境整治,我们必须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道路。”该镇环保分局局长尹礎说。
近年来,麻涌镇一方面坚决淘汰一批工艺落后、大气污染较大的企业,先后关闭了10家红砖厂和3家水泥厂,并抓紧对非法小型炼油厂的清理。另一方面,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积极在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其中,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创新环保工艺,被评为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东莞振华特种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也通过技术攻关,在国内率先采用水性油漆替代传统油漆用于钢桶喷漆,极大地减少了有机苯类对环境的污染,该工艺已申请国家专利并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3月,东莞市德广隆制衣洗水有限公司成为麻涌镇第二家被评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玖龙纸业、德永佳等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麻涌镇通过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和压缩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在提高产能、增加产量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清洁生产”探索出一条企业环保之路。
污染企业入园优化产业布局
过去5年,麻涌委托多个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实际和发展需求,系统规划新阶段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架构,对该镇近期、中期、远期进行规划,使麻涌镇生态环境保持最佳状态,成为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镇街。
在完成规划之后,该镇开始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和环保产业园,将进一步优化麻涌镇的人居环境和产业结构。据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测算,到2010年污水处理厂及配套工程全面完工投产后,流入麻涌河污水量将比2005年削减一半以上,麻涌河的污染状况将得到极大缓解。
“省环保局在东莞规划了9个环保产业园,麻涌是首个动工的,也是唯一的示范点。”尹礎说,该园将电镀、印染、洗水、印花项目,进行集中生产,集中管理,形成有特色的工业区,有效地改善重污染企业呈星散状分布、与居民区混杂而容易形成投诉黑点的现状,进一步优化麻涌产业布局。
今年投入3000万大搞绿化
说起生态,人们不由自主会联想到绿色的山水景色。今年,麻涌镇计划投入3000万元分步推进绿化建设,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新增植树13.7万棵,努力营造生态麻涌,提升城市品位。据统计,目前麻涌镇共有绿化面积541.2公顷。
“新增小叶榕、盆架子、木棉等乡土树种13.7万棵,建设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等共80万平方米。包括主干或新建道路绿化、河道红树林景观、一河两岸景观改造、建成区内道路及街头绿地的升级改造、广深高速麻涌立交口景观改造,建成后全镇的绿化率有望增加到7.04%。”镇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四大亮点工程构建生态文明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重在优化麻涌镇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麻涌镇将打造香飘四季农业园、东莞威尼斯、祠堂文化和“绿野仙踪”等一批亮点工程,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协调好,充分体现麻涌镇生态文明成果。
香飘四季农业园以花卉、香蕉、蔬菜为主导产业,划分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区、农业观光休闲区等三大功能区,将建设成为一个集生产、科技示范、农产品物流、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兼具水乡风情风貌的综合性农业园区。
同时,该镇将完善麻二社区公园周围景观,完善和美化麻一村的白鹤榕荫景观,结合水乡及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做好水的文章,对景观做整体规划,把麻二社区建设成为东莞的威尼斯。
新基村的莫氏祠堂周围景观建设也被列入其中,祠堂内的木雕梁架、石碑碑文等雕刻细腻、形式多样并具有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利用祠堂展示村的历史,宣扬岭南水乡文化。
“绿野仙踪”其实就是绿化工程,以绿色生态营造麻涌优美的人居环境,建成后将有大片的绿地让居民悠闲消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