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环保局公布了《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8年上半年监测结果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东莞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已经回归到了正常水平,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空气依然保持这种良好状况,1-6月份东莞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时间比例为57.42%,比去年有所提升。
上半年二氧化硫超标时数为2小时
据了解,香港环保署与广东省环保局于2005年建成了一个空气监控网络,用于了解两地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问题,并向公众发布区域空气质量指数。该监控网络由16个监测子站组成,其中13个监测点位于广州、深圳、东莞等珠江三角城市,另外3个则位于香港的荃湾、东涌及塔门。此次报告的监测时段为今年1-6月份,主要的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悬浮粒子的浓度。
此次报告给市民们带来了好消息,东莞维持了去年“二氧化硫每月平均值”回归正常水平的状态,今年1-6月份二氧化硫超标时数仅为2个小时,月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051毫克,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每立方米0.06毫克。“二氧化硫每月平均值”中,只有3月份的平均值稍微超标,其余月份均达标。这对降低公众呼吸系统疾病,减少区域内的可吸入颗粒物水平、酸雨均有重要作用。
上半年近六成天气达国家二级标准
报告还显示,1-6月份,“二氧化氮每月平均值”中仅有3月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每月平均值”中也有1月和3月两个月份超过国家每立方米0.10毫克的二级标准。此外,报告也对监控网络内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给出了分级评价,I、II两级表示该地区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III、IV、V三级则意味着该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此项评价中,东莞在155个有效日数里,空气质量为I、II两级的百分比总和为57.42%。
针对各项数据在不同月份出现较大幅动现象,专家解释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整体浓度在1-3月份相对较高,而在接近夏季的6月份则较低,这与夏季有较多的雨水和较高的混合层高度有关。夏季的偏南季候风除了带来较多的雨水外,亦为包括东莞在内的珠江三角地区带来较为洁净的海洋性气流,而较高的混合层高度则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3月份的整体污染物浓度较高,大致是与该月较频密出现静止的大气状况有关。
10蒸吨/时的锅炉要脱硫
记者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监测报告发现,今年上半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监测值都有明显好转。市环保局监测站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莞这两年都加大了对“四纯两小”(纯电镀、纯漂染、纯洗水、纯印花和小规模造纸厂及小规模制革)企业的整治力度,并持续开展脱硫工程。
截至9月份,我市已累计关闭、停产或搬迁236家“四纯两小”企业,尚未关闭的138家企业将在年底前关闭。该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沙角电厂的A、B、C厂已经全部进行了脱硫,每年可减少排放10万吨二氧化硫。另外,44家30蒸吨/时(含30吨)以上锅炉企业,已全部完成了脱硫任务,接下来,10蒸吨/时的锅炉也必须进行脱硫。
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环保部门从9月份开始,连续开展了客运、货运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有效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