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筑在制造业上的宜居生态绿城
筑在制造业上的宜居生态绿城
作者:欧雅琴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322    更新时间:2009/2/26

生态绿城,宜居城市,这是东莞多年以来追求的目标。

早在2002,东莞就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启动了碧水、蓝天、绿地、宜居、绿色GDP”五大工程,大力加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05,东莞正式向国家环保总局提交了创模申请,并力争在今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

今年将继续整治重点企业

今年,东莞市围绕把东莞建设成为宜居生态城市的目标,全面提高城建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标准。但工业污染会使宜居生态城市的建设打折扣,环保部门表示,今年将继续整治重点企业。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我先后5次去运河察看,在这期间,运河水不黑不臭,但到了正月十五,河水又开始黑了起来,工厂开工了。东莞市环保局局长袁绍东说,春节期间许多工厂都停产过节,排入运河的污染物大大减少,加上春节期间东莞的人口也减少了几百万,生活污染也随之减少了一部分,运河不像以前那样黑臭了。但随着春节过后企业开工,污染也随之而来,才维持了一段时间清白的运河,又开始变黑变臭了。

生态和制造业,在经济发展的大车轮下,两者的关系往往难以平衡。

运河的黑臭和工厂排污有直接关系。袁绍东直言,很多工厂没有达标排放,使运河污染一直没法得到明显改善。接下来,环保部门将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并在执法时联合媒体,将违法排污企业曝光。 

在舍弃污染、建设生态绿城之时,东莞不可避免要承受阵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066月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偷排事件后,东莞市环保局向福安公司追缴了高达1155万元的排污费,限于种种压力,福安在去年宣告撤出东莞,远走他乡。

绿色GDP大胆舍弃重污染行业

作为一个制造业城市,东莞经济每年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可持续发展。

东莞与广州、深圳比不了高楼大厦,但是可以比生态环境和绿化水平。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曾提出,建设东莞不是要建成拥挤、密集的大都市,建筑要开阔疏朗;不要太拥挤嘈杂,而要恬静有序;不要太繁忙太紧张,而要休闲舒适。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打造高品位城市。

根据这一思维,东莞市政府日前出台了《东莞市产业导向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也是东莞历史上首次出台类似的产业指导目录。《目录》表明,服务业、环保产业和制造业中的高附加值产业被列入鼓励发展类;对于不符合节能降耗原则和国际公约规定的一些产业,《目录》直接说”,将其列为淘汰类。

东莞经济发达,但具体到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哪些行业,一直没有一个成文规定。《目录》大胆限定了东莞产业将拒绝什么、欢迎什么。《目录》淘汰的污染较大的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类型共涉及到45,绝大部分是农药制造等重污染产业;而高附加值的纺织业虽然被列入了鼓励类,但仍然有1”字头细纱机等29种被列为淘汰。

为了守住东莞生态城市的绿色警戒线,东莞市近日下发的《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也明确提出,要坚守1103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控制线,“新增项目除满足环保评估要求外,市属园区每亩投资不低于250万元,镇区建设用地每亩投资不低于150万元。

社会治安及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东莞距离宜居城市的目标到底有多远?事实上,由于东莞城市生活质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大批企业精英从原来朝来晚去的飞行模式”,改变为筑巢落户的落户模式”,乐于把家安在东莞。

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2008,东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九成以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的年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2.2%12.5%2.78%,全年灰霾天数比上年减少65天。

环境日益改善,东莞市民的居住条件也越来越优美。在加强林地保护和建设的同时,东莞加快了银瓶山、灯心塘、莲花山、马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和大岭山、大屏嶂等16个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野生动植物生长栖息环境,实现境内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增长。

随着建城、修路、整山、治水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的铺开,一大批高标准的市属重点工程陆续建成。人们欣喜地看到,城市公交建设日臻完善,社区服务半径日趋合理,“半小时生活圈基础已奠定;6个森林公园、400多公里的登山径和598个社区休闲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城市管道燃气的大力推广让东莞成为珠三角第一个大规模使用天然气的城市;把安装城市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保障市民平安的治安手段之一,东莞已实现全市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