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港企清洁生产可奖百万
港企在东莞推行清洁生产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
近日,东莞和香港两地政府有关官员出席“东莞麻涌——香港清洁生产研讨会”,宣讲清洁生产优惠政策及扶助措施。
东莞市经信局环境利用监测中心副主任陈建华介绍,推行清洁生产的港企若保持连续两年单位产值能耗呈下降趋势,每年节能达到或超过300吨标准煤,可获东莞节能与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奖励。节能奖按当年实现节能量,以200元/吨标准煤计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若被评为东莞市级清洁生产企业,还将奖励 10万元;获评为粤省级清洁生产企业,则给予奖励35万元。
据悉,去年,东莞共有17家企业获评第一批东莞清洁生产奖励专项资金,其中14家获30万元奖励,另有3家获奖10万元。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代表表示,所有在香港注册,在珠三角地区开办工厂的港资企业,或是由该港企独资成立的外资企业,均可申报清洁生产奖励。港企在东莞投资,还可同时申报港莞两地清洁生产专项奖励资金。
佛山鼓励融资加快落实清洁生产
除了东莞,推广清洁生产也在珠三角其他城市受到强力推动。
佛山市着重以推广、宣传等鼓励政策,推动清洁生产和节能项目。佛山市政府调整现有的技术改造财政专项资金的结构,重点投放资源于节能技术改造、节能示范项目和引入高效节能产品,并加强推行相关培训、表彰奖励,促进企业落实创新的节能设备和技术等工作。佛山市政府同时亦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支持节能,对节能项目提供信贷,让企业可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快推行节能降耗项目。
除了推动市场融资外,佛山市政府亦对清洁生产表现良好的企业提供现金奖励。对获得“佛山市清洁生产企业”,以及获得市推荐到省,获授“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的企业,佛山市政府会颁发奖金,以奖励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成就。在2008年,佛山市政府就对6家“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分别发放5万元现金奖励。
除了加强推广清洁生产,佛山市政府亦从不同方面推动节约能源,以改善生态环境,如落实民用节能措施,引导农村居民采用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又积极发展环保节能现代农业,推广农用机械设备节能改造、节能节水的生态农业技术等;另外又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科技等市场潜力大、污染少的服务业,以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协调发展。
粤港拟扩大清洁生产伙伴计划
在粤港两地合作框架协议中,环保是首要的课题。两地合作将会扩大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减少污染物排放,达致节能效果,并会探讨跨境合作推动循环再造工业。有香港环保团体深表支持,并认为应放宽申请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的门槛,期望两地在协议下可透过互动带来良性竞争,及早制订和落实多项环保措施。
粤港两地多年来就环保议题合作无间,除在珠三角设立联网监测空气污染趋势外,香港立法会早年已批出9300万元资助在珠三角地区内的港商引入节能设施及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涉及纺织漂染、纸品制造、家具制造、食品制造、非金属矿产制品、化学产品制造、印刷及金属制品等八大行业,至去年底已批出435宗申请。
对于协议中提出扩大清洁生产伙伴计划,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项目商业参与总策划何美娟深表欢迎,并期望放宽门槛让更多港商可申请资助减少污染。她称,港商现在可获资助引入新技术作示范项目,但香港特区政府只会批准核心技术的申请,其他配套技术则不被视作示范项目而不获资助,使有意参与计划的港商却步。
香港特区政府自推出计划以来,何美娟发现港商多参与短期和效益高的项目,例如更换悭电胆和节能光管的灯具,主要是因为技术已成熟、投资金额不高、回本期亦可于一两年完成,但对于要三四年才可收回成本的减排项目,则参与意愿不大。她称,香港特区政府应设法鼓励厂商引入更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如何提高诱因。
珠三角港企受惠者仍较少
“地球之友”总干事刘祉锋表示,欢迎协议中提及两地环保合作范畴,期望能放宽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的门槛,使项目更具效益。他称,现在珠三角的港商多达7万家,若未能放宽门槛容许更多申请,单以现在的计划每年吸引数百宗申请,难以有效改善环境,香港特区政府应检讨有关计划的细节,再改进及扩大计划。
刘祉锋表示,协议中的多项建议尚属框架阶段,其中区域性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以至跨境合作的循环工业,现阶段都未有具体细节及目标,期望两地政府尽早磋商,订下具体措施。不过,他认为这次协议因涉及两地政策,两地政府商讨合作的互动,将会带来良性竞争,有关政策和措施有望短期内推行。
清洁生产第一步由实地评估开始
珠宝首饰产品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会常用到许多化工原料,因此做好相关的管理措施、降低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珠宝首饰制造商的挑战。随着产业不断深化,环保又成为全球潮流发展趋势,珠宝首饰业也积极从管理及科技方面着手,控制减污。佛山裕顺福首饰钻石有限公司去年就申请了“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其中一个资助项目——“实地评估项目”,获香港特区政府半数资助,迈向清洁生产工作的第一步。
佛山裕顺福主要从事珠宝生产,是著名珠宝商周大福珠宝金行的主要供货商,厂房雇用员工约2000人。厂方透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得知“清洁生产伙伴计划”,为了配合营商环境对环保的需求,去年决定参加计划。该公司行政部主任寇亮表示,公司以往专注生产事务,对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缺乏概念和经验,故首先参加计划中的“实地评估项目”,聘请专业环保技术顾问,协助厂方在厂房现有操作中发掘改善空间,同时促进厂房的员工汲取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寇亮说公司在评估过程中已找出多项可行而有效的改善措施。在车间照明方面,公司参考评估报告内的建议,将原有的T8光管换成T5节能光管,降低电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事实上,要达至节约能源,企业并不一定需要投放大量资源。改变管理政策,从细微处着手,一样可取得可观的成效。如报告指出,厂房以往在照明方面的耗电量很大,车间光管数目过多,令某些区域过于光亮,而且未能善用自然光。厂房遂添置光度测量仪去准确量度各车间光亮度,拆除多余的光管,以节省电力。寇亮表示,实施是项节能措施后,电费大幅降低约三成,环境及经济效益均相当可观。
此外,为减少用电,厂房又放宽对办公室员工的衣着要求,把办公室的空调温度调至25℃。寇亮指出根据厂内情况,空调的温度每调高一度,电力可节省达一成,他形容,这数字“很夸张”,减少用电不但可以节省能源,同时更可减少成本,增加利润。
在减排降耗方面,厂方把运货用的纸箱退回给供货商,让供货商可循环再用;又改用密封玻璃瓶装天拿水,减少挥发。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是落实清洁生产第一步。所谓见微知著,正是从这些细微的地方,体现厂方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的决心。
员工培训不可或缺
做任何事情,踏出第一步总有困难。寇亮表示,当初厂方决定参与“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落实相关项目,尤其是要改变员工固有思想方面,遇到一定的阻力。在开始推行环保工作时,员工普遍都有些抗拒,不过,透过为期两个月的环保意识培训,加上主管以客观的角度耐心地向员工分析清洁生产的好处,现已渐见成效。据寇亮透露,厂内超过八成的员工都认同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公司宗旨,执行环保政策。
寇亮指出,清洁生产工作得以顺利推行,是有赖管理阶层对新措施的全力支持。“有了信任和承担才可顺利进行……领导以身作则,获得厂长的支持才能够把工作做得好。”
由于积极落实实地评估报告的建议,去年11月,裕顺福获得“粤港清洁生产伙伴”(制造业)标志。寇亮表示厂内上下员工得悉后都非常开心,称这项荣誉可以为前线的业务人员提高了附加价值。寇亮表示,获得“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对提升公司形象相当有帮助,而且更能担起宣传环保意识的责任。“珠宝行业现在只有我们一家获得此标志,我们希望能带起一个趋势,成为行业的榜样。”
谈及未来趋势,寇亮表示,现在环保课题炙手可热,随着政府收紧环保法例,清洁生产已是大势所趋,愈迟推行,投资愈大。现在“清洁生产伙伴计划”最高资助港资厂方19万港元实施清洁生产,带来正面推动力。佛山裕顺福得悉香港特区政府拟定于2010年4月扩大计划范围,向珠三角地区的港资厂商进一步提供减控污水排放的专业意见及技术支持,现正积极计划推行工业污水回用项目,当香港特区政府落实计划的具体细节后便尽快提交申请。如此一来,不但可进一步减省成本,更可借此推动绿色环保意识,带动业界迈向清洁生产绿色环保之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