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效果也十分显著,水体质量逐步得到改善,相信未来再现碧水蓝天,还市民美好环境不是梦想。”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组对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继雄,副主任张顺光、冯同恩、吕兢、李秀冰、吴镇成,秘书长陈柏南以及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了这次会议,副市长梁国英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等列席会议。
再投100亿建污水处理设施
“我们力争今年9月底前,实现全市污水总处理能力每日超过500万吨;3~5年内全面完成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基本完成覆盖全市城乡的‘雨污分流’系统;利用3年时间完成东莞运河、石马河、寒溪河、挂影洲中心涌、生态园等主河道的整治和生态修复;利用3~5年时间,全面恢复市域河涌水体生态系统……经过系统的整治,碧水蓝天一定会早日重现!”市环保局局长袁绍东介绍说。
据了解,2003年,我市制定实施了《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规划覆盖全市城乡范围。2005年正式启动工程建设,采取BOT形式,总投入32.9亿元,新(扩)建34项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24座污水处理厂,试运行1座,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但未通水7座。正在建设2座,预计可在今年年底建成。
“在污水处理工程方面,我市累计已投入超过100亿元,并将再投入100亿元进行全面建设,力度之大,全国少有。”袁绍东表示,到年底全部工程建成后,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515.5万吨。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绩获认可
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组指出,对环保局开展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他们表示认可。
调研结果显示,我市污染物排放量在明显下降,去年比2005年的COD排放总量从13.5万吨减少到了10.87万吨,削减率达19.5%,完成了省下达的减排任务。此外,我市的水体质量正在逐步改善,如东莞运河的水质,经过工程治污后,一改过去劣五类水的黑臭现象,污染指数明显下降,部分指标达到地表水Ⅳ-Ⅴ类标准。而同沙水库的综合污染指数也由过去的23.64下降为21.5。
目前,我市正在加紧建设企石、南畲朗2家污水处理厂,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基本建成。届时,全市基本实现“镇镇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城乡全覆盖。但是,针对观澜河、东宝河、沙河、马嘶河、紧水河等跨界河流污染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组建议有关职能部门,以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为契机,争取省有关部门以及深圳、惠州等市的支持和配合,分步推进跨界河流污染治理,以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会议通过有关人事任免决定
常委会会议对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投票评价。结果,30名常委会成员中有18人表示了满意,12人表示基本满意。
此外,昨日的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市社保局关于2009年社保基金预决算情况,并表决通过了万江、东城街道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相关人事任免。
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10年5月25日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任命:
邹顺高为万江街道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陈柱杰为东城街道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免去:
何日亮的万江街道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钱爱勤的东城街道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10年5月25日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任命:
段雅荣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审判员;
陈 莹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审判员;
林雄东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审判员;
徐 珍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审判员;
毕 玲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审判员;
李佩玲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审判员;
钟 声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审判员;
杨尚策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审判员;
林健华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厚街人民法庭副庭长、审判员;
陈国云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虎门人民法庭副庭长、审判员;
杨粤欣、徐 哲、邝雪平、胡植彬、龚国柱、黄秀莉为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审判员。
免去:
刘树棠的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职务;
邓 艳的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职务;
余爱雄的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职务;
李剑文的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麻涌人民法庭副庭长职务;
林德建的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
刘浩新的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职务;
尹国辉的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职务;
谢海胜的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厚街人民法庭副庭长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