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且在各行业中均采取了以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为目的的相关措施。作为社会重要基础设施的信息通信业,一方面正在承担着推进信息化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来帮助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高带宽、高流量、高数据量的应用不断发展,信息通信行业自身也日渐成为一个排放和能耗大户。因此,在两岸信息通信业紧密交流、促进合作的今天,发挥行业优势为社会节能减排作贡献,以及行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成为两岸交流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大陆,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设备总能耗不断提高;而台湾作为全球芯片与终端加工基地,能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此,两岸信息通信业在构建绿色信息通信业方面均采取了积极措施,坚定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两岸各行业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在大陆方面,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10亿户,通信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以3G技术为代表的宽带业务快速发展,自身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同时,通信业作为社会信息化的推手,带动社会信息化节能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十二五”通信行业节能规划和《通信节能产品目录》(第一批)初稿已经形成,正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议,随着这些文件的公布和执行,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三大运营商在网络建设、运行维护、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均强调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在设备招标活动中,已将能耗和环保性能作为评标的重要指标,在工程设计中积极贯彻通信基站节能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积极落实共建共享,从源头上抓好节能关,在通信建设中优先选用节能产品,推广节能技术,同时努力抓好现网设备节能改造,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严格控制能耗总量。例如,中国移动在2009年实现单位业务耗电下降14%,节电18亿度,单位业务耗电量较2005年下降了49%。此外,中国移动还与供应商签署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协议,在能耗、包装材料以及回收方面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整个产业界起到了显著的拉动作用。
在台湾,节能减排的需求更加迫切。台湾经济经过三次大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第三产业产值超过了70%。由于台湾资源要素短缺,主要能源、原材料90%以上依靠外部调入,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台湾经历了“重经济,轻环保”到“低碳经济”的转变。台湾工业的集约化程度较高,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例如电源供应器产品销量居世界第一的台达电公司,从2004年开始,就要求所有新建的厂房均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来设计,包括节能设计、节水设计、废弃物减量设计以及健康理念设计,虽然建造成本比一般建筑高10%,但体验的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增加以及从长期来看的经济收益,“绿色厂房”被认为是最划算的一次决策。实际上,台湾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起步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推行能源多元化,采取了各种节约能源的措施,从工业运输、住宅商业、教育宣传、技术开发等方面入手,引导各行各业长期推行节约能源。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在两岸业界合作与交流日益昌盛的今天,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互动、互通必将有助于两岸相关产业与应用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