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节能减排 审计连出重拳:重点审计电力、钢铁等
节能减排 审计连出重拳:重点审计电力、钢铁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网    点击数:260    更新时间:2010/10/13

第一阶段专项审计主要为了摸清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执行等总体情况,今年5月至今正在进行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是第二阶段,重在揭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审计署认为,要遏制一些地方政府上马产能过剩项目,必须建立相应的惩罚性制度,并与各项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  5月份至今,审计署再度组织18个特派办对18个省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同时,组织10个地方审计机关也开展了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此前的200910月至今年4月,审计署曾组织18个驻地方特派办对18个省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两年来,审计署已对全国20个省区市开展了节能减排审计,占到全国省区市的近2/3。摸清节能减排资金投入,重点审计电力、钢铁、水泥企业 在时间上、省份上都是接连安排节能减排审计,对审计署而言尚属首次。 “这既充分说明了审计署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由节能减排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相关审计的复杂性决定的。”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司长黄道国说。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节能减排工作在国内面临严峻挑战,改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非易事。 在200910月到今年4月进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署摸清了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执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责等总体情况。今年5月至今正在进行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则是对前一阶段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的继续和深化。 黄道国说,在第二阶段的审计中,审计署选择了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部分企业为重点审计调查单位,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和使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情况为切入点,摸清各地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资金使用等情况,重在揭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个别地区以减免污水处理费为优惠招商,导致处理厂无力运营,环境污染严重  审计及审计调查显示,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比如,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的化学需氧量已接近完成 “十一五”的目标任务、二氧化硫减排指标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指标也连续3年被国家确定为超额完成等级。 但是,审计调查也发现,个别地区受地方利益驱动,在淘汰落后产能、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工作中存在违规问题。例如,某省的一个县2005年在当地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设立了以生产印染、农药为主的化工工业园区,园区9家企业每天产生的大量化工污水,都通过 该县一家污水处理厂排放到该保护区。为鼓励招商引资,当地政府减收企业污水处理费用,导致污水处理厂无力运营,大量化工污水直接排入保护区,恶化了珍稀鸟禽的栖息环境。20072月至200912月,该县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239.1万吨,仅收费134.50万元,平均收费为0.56/吨,大大低 于邻县污水处理厂同期4/吨—5.5/吨的收费标准。在该厂有运行记录的944天中,部分污水处理设备770多天没有运行。 黄道国说,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上马产能过剩项目或落后产能项目,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要想遏制这种利益驱动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性制度,必须与各项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设施成本高,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 审计调查发现,“有政策不执行”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政策不完善同样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实施。 以江苏为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有超过50%是在烧结工艺过程中排放的,江苏省目前已开展烧结机脱硫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 效。截至2009年底,已有4家钢铁企业的5台烧结机脱硫设施建设纳入年度减排计划,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建成,形成脱硫能力1.87万吨/年。 但审计调查发现,钢铁烧结机脱硫工艺复杂,脱硫设施建设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例如,某钢铁集团公司36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工程总投资11863万元,其 中省市两级财政补助930万元,企业自身投入占总投资的92.16%;扣除脱硫副产品收入及减排二氧化硫节约的排污费后,企业每年需要承担约2335万元 的运行费用,这让企业备感压力。 截至目前,国家在钢铁 行业尚未出台类似于燃煤电厂脱硫加价等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不利于下阶段二氧化硫减排工作的开展。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特派员李玲说,审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相关的财政支持、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脱硫工程建设费用过高、运行维护费用过重等问题。 资金投入增幅超八成,总体安全有效 从先期进行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情况看,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增幅明显。以审计涉及的20个省、区、市为例,中央财政对这些地方的 节能减排投入从2007年的208.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79.52亿元,增幅达82.28%;地方财政也逐年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力度,省本级 财政节能减排投入从2007年的74.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7.76亿元,增幅达85.58%。审计情况表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总体使用规 范,效果显著,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30多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初步构建了财政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保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审计也发现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少数地方财政部门滞留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以相同建设内容的项目重复申报套取中央投资补助资金,淘汰落后产能不真实套取国家奖励资金等问题。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狠抓整改。目前,审计已督促拨付滞留专项资金4.48亿元,归还挤占挪用资金 4350万元,追究了相关单位及9名责任人的责任。

第一阶段专项审计主要为了摸清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执行等总体情况,今年5月至今正在进行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是第二阶段,重在揭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审计署认为,要遏制一些地方政府上马产能过剩项目,必须建立相应的惩罚性制度,并与各项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

5月份至今,审计署再度组织18个特派办对18个省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同时,组织10个地方审计机关也开展了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此前的200910月至今年4月,审计署曾组织18个驻地方特派办对18个省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

两年来,审计署已对全国20个省区市开展了节能减排审计,占到全国省区市的近2/3

摸清节能减排资金投入,重点审计电力、钢铁、水泥企业

在时间上、省份上都是接连安排节能减排审计,对审计署而言尚属首次。

“这既充分说明了审计署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由节能减排工作本身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相关审计的复杂性决定的。”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司长黄道国说。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节能减排工作在国内面临严峻挑战,改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非易事。

200910月到今年4月进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署摸清了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政策措施执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责等总体情况。今年5月至今正在进行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专项审计调查,则是对前一阶段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的继续和深化。

黄道国说,在第二阶段的审计中,审计署选择了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的部分企业为重点审计调查单位,以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和使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情况为切入点,摸清各地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资金使用等情况,重在揭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个别地区以减免污水处理费为优惠招商,导致处理厂无力运营,环境污染严重

审计及审计调查显示,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比如,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的化学需氧量已接近完成 “十一五”的目标任务、二氧化硫减排指标已提前完成“十一五”的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指标也连续3年被国家确定为超额完成等级。

但是,审计调查也发现,个别地区受地方利益驱动,在淘汰落后产能、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工作中存在违规问题。

例如,某省的一个县2005年在当地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设立了以生产印染、农药为主的化工工业园区,园区9家企业每天产生的大量化工污水,都通过 该县一家污水处理厂排放到该保护区。为鼓励招商引资,当地政府减收企业污水处理费用,导致污水处理厂无力运营,大量化工污水直接排入保护区,恶化了珍稀鸟禽的栖息环境。20072月至200912月,该县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239.1万吨,仅收费134.50万元,平均收费为0.56/吨,大大低 于邻县污水处理厂同期4/吨—5.5/吨的收费标准。在该厂有运行记录的944天中,部分污水处理设备770多天没有运行。

黄道国说,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上马产能过剩项目或落后产能项目,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要想遏制这种利益驱动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性制度,必须与各项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

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设施成本高,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

审计调查发现,“有政策不执行”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政策不完善同样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实施。

以江苏为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有超过50%是在烧结工艺过程中排放的,江苏省目前已开展烧结机脱硫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 效。截至2009年底,已有4家钢铁企业的5台烧结机脱硫设施建设纳入年度减排计划,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建成,形成脱硫能力1.87万吨/年。

但审计调查发现,钢铁烧结机脱硫工艺复杂,脱硫设施建设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例如,某钢铁集团公司360平方米烧结机脱硫工程总投资11863万元,其 中省市两级财政补助930万元,企业自身投入占总投资的92.16%;扣除脱硫副产品收入及减排二氧化硫节约的排污费后,企业每年需要承担约2335万元 的运行费用,这让企业备感压力。

截至目前,国家在钢铁 行业尚未出台类似于燃煤电厂脱硫加价等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不利于下阶段二氧化硫减排工作的开展。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特派员李玲说,审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相关的财政支持、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脱硫工程建设费用过高、运行维护费用过重等问题。

资金投入增幅超八成,总体安全有效

从先期进行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情况看,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增幅明显。以审计涉及的20个省、区、市为例,中央财政对这些地方的 节能减排投入从2007年的208.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79.52亿元,增幅达82.28%;地方财政也逐年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力度,省本级 财政节能减排投入从2007年的74.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7.76亿元,增幅达85.58%。审计情况表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总体使用规 范,效果显著,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30多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初步构建了财政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保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审计也发现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少数地方财政部门滞留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以相同建设内容的项目重复申报套取中央投资补助资金,淘汰落后产能不真实套取国家奖励资金等问题。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狠抓整改。目前,审计已督促拨付滞留专项资金4.48亿元,归还挤占挪用资金 4350万元,追究了相关单位及9名责任人的责任。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