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转型升级 力推节能减排  诸暨生态文明建设迈新步
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转型升级 力推节能减排  诸暨生态文明建设迈新步
作者:周兆木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点击数:243    更新时间:2010/10/26

  浙江省诸暨市近年来以转型升级为动力,力促节能减排,利用生态优势推进生态市建设,进一步吹响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号角,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转型升级突出生态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最为关键。诸暨市在实施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始终把生态作为优先要素予以考虑。

  今年诸暨市新兴产业蓄势待发,新上千万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有130多个,占总数的40%以上。生命探测仪、环境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数码除尘芯片、高端马达系统、LED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诸暨,海亮集团浙大海元汽车尾气检测设备项目开创了诸暨企业进军汽车尾气检测领域的先河。全市建设了牌头、安华、店口、枫桥、市区5个环保新能源产业区。目前,诸暨市新兴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1/4强。

  除此之外,诸暨市传统产业也华丽转型。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五大产业也开始向生态型转身。“华海氨纶”是一家以生产氨纶丝为主的企业,也是能耗大户。近年来,公司围绕“节能增效”总目标,坚持“该节约的节约,该利用的利用,该改造的改造”,不放过点点滴滴,每吨氨纶丝耗电、耗水、耗煤分别由2005年的9628度、82吨、5.2吨下降到目前的5300度、70吨、3.5吨。用燃煤导热油炉代替大功率电炉,用蒸汽余热溴化锂空调代替大功率氟利昂制冷空调,节电率达80%。在废物回用上,通过管道改造,让烘干氨纶丝后温度仍达90℃的冷凝水回炉重复利用,每天可节煤6吨、节水100多吨,煤渣再用于制砖。

  节能减排发展生态经济

  诸暨市将节能减排和做强循环经济两手抓,既做减法,也做加法。目前,诸暨市已有15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49家企业通过浙江省、绍兴市的绿色企业考核。

  坚持项目审批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可批可不批的项目坚决不批;可关可不关的企业坚决关掉。”自2006年以来,诸暨市因环保不合要求而拒之门外的项目有59个,其中最大的二甲苯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2亿元,也被拒之门外。另外,从2007年开始,诸暨市共拆除小熔铸炉2015座、石灰窑175座、小砖瓦窑79座、大轮窑35座、燃煤锅炉131台。

  为确保节能减排顺利推进,诸暨市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且逐年增加数额,用于节能减排补助,并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制度,对乡镇(街道)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制。近3年,诸暨市组织企业实施节能项目48个,总投资近10亿元,直接或间接节能15万吨标准煤,节水235万立方米。

  诸暨市作为浙江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基地,自2006年以来先后有20个项目被列为浙江省和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山下湖珍珠加工园区、店口铜加工园区和大唐袜业产业区先后开展了省级循环经济与生态化改造。

  铁腕整治优化生态环境

  诸暨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推进生态环境整治,着力建设生态家园。目前,总投资700多万元的生态湿地——白塔湖流域生态恢复工程基本完成。浦阳江流域内50多家未经审批的轧()砂场,一律关停拆除,对经审批许可的5家轧砂场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确保废水、泥浆不进入河道、水库;浦阳江干、支流100米范围内的10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78家存栏在2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污染整治通过绍兴市级验收,完成257个剖蚌场、蚌肉加工点、蚌壳加工点、珍珠漂白增光加工点的专项整治,对69家企业实行污泥生产、转移、处置三联单制度和危险固废转移五联单制度,确保规范处置。同时,诸暨市还实施“河流段长制”管理办法,配备江面巡逻船,组建保洁队伍,对全市乡镇(街道)45个河流重点交界断面水质进行定期监测、通报。

  诸暨市实行“建管并重”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出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考核办法》,按月考核处理后的污水日均排放量、进水水质和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确保达标排放。在城区现有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启动新建一期日处理8万吨污水处理厂。同时,安排1700万元补助资金启动店口、枫桥、牌头、山下湖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浣东、次坞、璜山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城郊污水管网建设。诸暨市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以上;到2015年,实现市域范围内污水处理全覆盖,所有集镇污水全部达标排放。

  诸暨市还把农村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大规模采用厌氧酸化加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截至目前,全市467个行政村中有205个村推行了这种处理办法,累计建成污水处理池1.8万余个。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专人、专业保洁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成垃圾中转站25座,设置垃圾站房()1.6万个,实施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模式,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极大变化。

  以创促建营造生态文化

  诸暨市坚持把生态乐居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来追求,以创促建,着力营造生态文化。诸暨市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主题教育活动。

  继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市一员之后,诸暨市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市。深入开展全国环境优美镇乡创建活动,目前已有4个乡镇获此殊荣,另有两个乡镇已做好迎检准备。同时,大力推进省市生态乡镇、村和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建设,截至今年年底,全市将累计建成148个全国、省、绍兴市等各级生态镇乡()162个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系列”单位。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