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论坛在沪举行专家认为纺织大有减排空间
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论坛在沪举行专家认为纺织大有减排空间
作者:苏杰西    文章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点击数:239    更新时间:2011/8/23

  在倡导低碳的时代,衣食住行中的“衣”却是一大低碳盲区。816日在上海举行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高层论坛上,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各方专家呼吁: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纺织品生产者、消费者都大有减排空间。

  衣物轻薄“排气”重

  东华大学周翔院士举例“算账”:生产一件200克重的全棉T恤,资源消耗量却不小——用地4平方米,农业用水2000升,工业加工用水50升,用电5千瓦时,蒸汽用量4公斤,化学品用量0.4公斤。这样折算为二氧化碳“排气量”达10公斤,是T恤本身重量的50倍。周翔表示,纺织工业是地球上排放温室气体量最大的工业之一,估算全球每年生产约600亿公斤织物,约消耗1万亿千瓦时的电和9万亿升的水。

  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透露,据国家宏观部门统计,纺织已与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并列为我国高耗能工业部门。去年,各高耗能部门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56%。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预期2020年,包括纺织在内的高耗能部门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在贡献可达3638亿吨。

  全程遍布“碳足迹”

  纺织品不仅在制造期内产生碳排放,其“碳足迹”遍及整条生产和消费链。周翔认为,降低纺织品碳排放,须对纺织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评估,包括取用原材料、生产、分销、使用、废弃后处理及再利用等各环节。

  如在消费者使用环节中,一件衣服穿一年,每周洗一次,那么它留下的碳足迹数量占其全部生命周期近1/3。因此洗涤过程中也有低碳学问,如机洗衣物时用30℃的水温,洗后再晾干,就可比用40℃水温少排二氧化碳100克。

  另外,在衣物材料选择上,天然纤维的碳足迹比化学纤维少得多。专家介绍,不同种类纤维的能耗可相差25倍,如以亚麻为10个能耗单位,则棉、羊毛、粘胶、丙纶、涤纶、腈纶、尼龙的能耗单位,分别达5563100115125175250

  贴“碳标签”征碳税

  一般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警戒线是350ppm单位,若稳定在450ppm左右,全球升温会超过2℃。而据今年7月测得的最新值,这个浓度已达392.39ppm。唐孝炎说,事实上只要升温11.5℃,世界上的缺水人口就可能增加411亿。

  为此,各国运用经济杠杆促动生产和消费减排。目前,北欧诸国及荷兰、德国、英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开始实施碳税或能源税政策,美国计划明年开征碳税。周翔预计,届时我国也可能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每吨二氧化碳1020元。纺织品作为排碳大头,正随之实施碳指标量化举措。作为世界上首个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国家,英国时装零售市场率先挂上碳标签,此后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推出。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