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电子废弃物成环境杀手 人大代表吁完善回收体系
电子废弃物成环境杀手 人大代表吁完善回收体系
作者:李欣    文章来源:来源:新民网    点击数:230    更新时间:2011/10/20

小小一部iPhone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一旦报废,它却可能和其他电子废弃物一样,成为污染环境的“杀手”。

  “作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弃物,电子废弃物产生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无序的回收行为无疑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市人大代表李鹤富、张武平不约而同地在书面意见中呼吁,尽快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建立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置基地。

  担忧:百万吨电子废弃物成“杀手”

  “电子废弃物增长速度,是普通固体废弃物的3倍。”本身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代表李鹤富对电子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格外关注。

  李鹤富告诉新民网记者,按照正常家电使用寿命10-15年计算,“十二五”期间,本市预计产生各类电子废弃物350万吨;其中,仅消费类“四机一脑”等家电,每年淘汰报废量就达25万吨。

  “电子废弃物降解时间长,对水、土壤、大气等都会有污染。”李鹤富说,如果没有规范的回收处理,这些废弃物都会成为环境的“杀手”。

  资料显示,电子废弃物中,含有众多有毒有害物质。一粒纽扣大的电池泄漏后将污染六十万升水,制造一台电脑需要35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原料。

  无独有偶的是,代表张武平也关注到了生活中的隐形“杀手”,“现如今LED灯管的使用已较普及,其节能的特性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废弃灯管的回收也当纳入城市管理者的思考。”

  呼吁:莫让电子废弃物“无处可去”

  百万吨电子废弃物,正在威胁环境的安全;而如何处理这些电子废弃物,无疑也对相关管理部门提出了挑战。

  “过去,废旧的家用电器回收主要靠‘马路游击队’。”李鹤富告诉记者,市民们习惯的“回收”方式,其实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这些‘回收’来的旧家电,大多被交给非专业机构,非但不能将废物循环利用,而且一些有害的电子垃圾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然而,调研中李鹤富也发现,即便本市目前已有正规的废弃物处理厂家,但却面临“吃不饱”的尴尬,“有一家处理中心,年处理废弃节能灯管可以达到1700多吨,但现在始终只有1/3的处理量。”李鹤富说,没有正规的回收源头,是重要原因。

  也因此,代表们呼吁,尽快构建回收网络,“遵循‘政府推进、企业构建、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全市街道、镇,市级工业园区设立电子废弃物交投回收站。”李鹤富建议,可在各区县设立交投分中心,政府委托专业回收公司进行规范有序的统一管理。

  同时,他建议建立全程信息化管理“实时录入地子废弃物相关回收处置信息。设立专业网站将电子废弃物产生、回收、处理的各个流程,专业处理技术和相关市场信息及时发布。”

  此外,代表还指出,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定推进产业升级实现规模化效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置基地、再制造产品和再生资源产品市场等,全面完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体系。(新民网记者李欣)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