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十二五”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十二五”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作者:公 欣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点击数:206    更新时间:2011/12/26

   “十二五”节能减排积极推进,政策密集出台,而开局之年即将告罄,其效果却不算理想。

   在距离完成2011年节能减排目标尚有差距的背景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可以预见,2012年,节能减排仍将是贯穿全年的重中之重。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6%,距离全年要完成3.5%的任务仍有差距;今年上半年,氨氮排放量仅下降了0.73%,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6.17%。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发改会)上,“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的信号明显。

  节能“欠账”原因复杂

   今年年初,高耗能企业开始抬头,出现“大幅度”能耗反弹。

   2010年年底,受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重工业增速大幅减缓,201012月重工业增速为13.7%,仅比轻工业增速略高0.7个百分点。而2011年一季度,重工业增速反弹,3月份重工业增速为15.8%,比轻工业增速高了2.8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近一半。这一趋势在下半年仍未明显改观。

   有关专家根据电力增长情况测算,前三季度工业用电增长拉动能源消费增长5.2%;占工业产值70%的高耗能工业在前三季度拉动能源消费增长12.7%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到了必须调整的关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当前正是结构调整的难得时机。

   此前,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低碳报告》中提到,地区间的产业转移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转移。内陆地区发展经济的冲动,往往抵消了节能减排的努力。GDP增长快的地区面临的减排压力也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相关专家则指出,今年节能减排领域政策的出台密集度前所未有,但仍收效有限,其原因就在于强调政策主导,而忽视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缺乏内生动力。

   “2011年马上就要结束,年初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存在无法完成的风险,当然其主要原因是高耗能产业的增速过快,大大加大了节能减排的难度。”参加全国发改会的某地方官员指出,“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年,节能减排的政策需要继续加码。”

  政策加码力促“十二五”节能减排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依然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2年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之一。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在节能减排方面,会议提出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之外,更加强调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分析人士对此指出,这一政策基调的提出有助于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的节能环保产业及早走出靠政策主导的老路,诸如合同能源管理、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交易等市场规则的引入将为产业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业内专家也认为,从长远看,如何设计出一套市场化机制,使用价格杠杆,让低耗能低污染企业获得更多市场激励,让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才是解决节能减排难题的长久之计。

   专家指出,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可通过资源品价格改革,理顺资源品价格,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通过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交易、阶梯分时电价等方式,创造出能耗与主要污染物要素的流动交易体系,让节能减排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全国发改会上,国家发改委初步提出了明年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全国发改委会上,国家发改委还提出要启动万家企业节能减碳行动。

   “这说明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开展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是成功的。”有关节能专家对记者表示,“同时也说明国家‘十二五’期间在节能方面的力度将会更大。”

   记者了解到,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中,国家设定的目标是在2010年实现节约标煤1亿吨左右,但这一目标在2008年年底就已经完成,可见其效果十分明显。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在节能量奖励方面的奖励额度比“十一五”期间也有提高。“十一五”期间,节能量在1万吨(含)标准煤以上的项目,每节约1吨标准煤,东部地区奖励200元,中西部地区奖励250元。“十二五”期间,节能量在5000吨(含)标准煤以上就可享受奖励。东部地区奖励额度提高至按240元,中西部地区提高至300元。

  工业节能很重要也很棘手

   “工业节能的水平对节能任务的完成非常重要,在工业拉动能源消费快增长的情况下,节能指标或难以完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认为。

   “十二五”工业化仍然处于加速发展期,面对调结构、转方式以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要求,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任务更重、压力更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指出,当前中国工业布局和区域发展还存在普遍追求重工业化、内陆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报告指出,当前各地普遍追求重工业化,结构调整难度大。此外,当前还存在显著的内陆粗放型增长特征。据统计,西部地区尤其是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GDP能耗都远远高于东部发达地区,从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看,中部地区为2.49,西部地区最高,达到3.13,中西部能耗分别为东部的1.762.21倍,可见内陆地区的生产方式相比沿海地区的粗放型特征更为显著。

   工信部近日透露,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系统节能减排目标没有能够完成。工信息部部长苗圩称:“我们今年前三季度按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完成了2.56%,我们全年的目标是4.5%,此前三个季度应该完成3.4%,所以3.4%2.56%之间,这就是差距。”

   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能源环境科技企业家年会提出,“十二五”工业领域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需要尽快建立覆盖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标准。

   有关专家认为,要想实现结构的调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都将借助节能环保产业来实现工业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工业行业或将成为节能环保投资的重要领域。“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在能耗、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准入门槛,遏制传统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发展,因此,后续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而对于如何做好工业节能减排,相关部门给出了几点建议: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上新项目,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能耗限额标准的产品实施惩罚性电价,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标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切实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快建立工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等。

   据了解,工信部正在研究把强制性能耗物耗和清洁生产标准作为落后产能界定的主要依据的具体操作办法,根据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逐步增加落后产能淘汰的行业,制定“十二五”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并发布下达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如果地方完不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将被实施区域限批。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