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南方低碳2011年度 十大“绿色进步”
南方低碳2011年度 十大“绿色进步”
作者:高国辉 谢…    文章来源: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199    更新时间:2012/1/9

南方日报记者 高国辉 谢庆裕 实习生 郑瀚葳 统筹 张波

走过温饱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健康生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出。所幸的是,我们奔向绿色环保的初衷没有改变,反而在历次受挫后愈加坚定。关停八成铅蓄电池企业,禁用瘦肉精,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每一次来之不易的胜利,都让我们欢欣雀跃!南方绿色产业研究院的专家认为,在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面前,中国走绿色低碳之路已是不可逆转的大势,这不仅需要战术上的突破,更有赖于制度福利带来的“长治久安”和全民参与。

进步奖第1

珠三角绿道建设全部到位

示范全国

上榜理由:珠三角绿道网从动工到全线贯通不到一年、从决策到建成不到一年半,再次体现了广东速度和建设水平。珠三角绿道快速稳步推进的背后,透视出广东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谋福的执政理念。2010年的建设实现基本贯通后,2011年绿道建设再上新台阶,实现珠三角全部到位的预定目标,并且开始辐射珠三角外的粤东西北。

“绿道”是广东省首先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并实施的大规模的新型绿色生态工程、民生工程,经过广东的绿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初具示范效应,有力推动了绿色生活体系的建设,备受网友推崇。

事件回顾:201115日,经过一年紧锣密鼓的建设,长达2372公里,蜿蜒深入珠三角广袤城乡的省立绿道网宣告全线贯通。这是广东借鉴国外经验,在全国率先建成的首个绿道网。规划确定的18个市与市之间城际交界面也全部实现省立绿道互联互通。但贯通之后并没有阻碍广东绿道建设继续前行的步伐,2011年珠三角绿道继续得以完善,预定线路全部建设到位,并且伸展到珠三角以外区域。

绿道网为居民提供了一种低碳出行和新的休闲方式,成为居民亲近大自然、改善生活品质的便捷途径,也成为联系城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纽带。据《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纲要》估算,珠三角绿道网可直接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增加约30万人就业机会,带动社会消费约450亿元。

根据《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广东将建成总长8200公里、功能形式多样的省立绿道。其中,珠三角地区在已建2372公里的基础上,将新建省立绿道848公里,粤东西北地区将新建省立绿道4980公里。

进步奖第2

PM2.5进入空气质量评价

顺从民意

上榜理由:这起发端于民间的环保事件初步取得了决策层面的良好进展,社会公众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也顶住压力,倾听民意逐渐改进,表明了官方着力推进环保工作的决心和勇气。环保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坚持民本理念,把压力转化成为动力才是环保问题的解决问题之道。

事件回顾: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PM2.5这个原来颇为生涩的专业术语红遍大江南北,至今未能“退烧”。事因北京等地持续出现灰霾天气,环保部门与外国机构公布的空气质量结果大相径庭,被行内专家关注多年的PM2.5终被网络引爆,进入广大群众视野。随后,不少市民、民间团体纷纷通过自测PM2.5、网上讨论等形式推动官方尽快对PM2.5监测并公布结果。

去年1116日,环保部推出酝酿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其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拟于2016年强制实施。125日晚,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共1500余条,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并在部分地区提前实施。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