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广东仅一成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
广东仅一成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
作者:周倩陈莉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讯    点击数:223    更新时间:2012/2/10

  深圳晚报讯(记者周倩 陈莉) “我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危害区域是惊人的,清洁土壤只有11%,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达40%。”在昨天上午的省政协大会发言中,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光瑜呼吁,把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

  珠三角总体超标率达40%

  马光瑜展示的一系列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广东是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清洁土壤只有11%,轻度污染占总耕地数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总量的12%左右。广东省土壤环境质量普查中8种重金属元素超标率近30%,珠三角总体超标率高达40%,个别市甚至高达70%,大型交通干线两侧以及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总超标率达40%90%

  马光瑜说,由于重金属不能降解,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很难解决,因此重金属超标引起皮肤病、肾结石、肝癌等病高发。

  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善

  马光瑜指出,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且执法不严,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广东省土壤修复产业刚刚起步,尤其是党政部门还没有把污染土地修复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此外,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还是空白,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也未形成。

  马光瑜呼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政府应该制订出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行战略谋划。“预防和不再增加污染是完全可行的,强烈建议把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

  应建立预防和应急体系

  马光瑜指出,要加快建立适合广东实际的土壤风险评价和管理体系、土壤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体系。建立高危行业从业风险保证金制度或高危行业环保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抬高行业准入门槛,规范从事高危行业的业主从登记注册开始。

  他指出,在明确责任主体以后,各方要推进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启动全省污染场地调查,摸清主要污染场地类型,建立污染场地档案。探索基于风险的污染场地管理模式和适用修复技术,制定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最佳可行技术目录。在以上摸底、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农用土壤环境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和调整。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