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松山湖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与东莞企业对接“联姻”
松山湖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与东莞企业对接“联姻”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松山湖 宣传文体局    点击数:270    更新时间:2012/9/14

松山湖管委会副主任李航在交流会上发表致辞

“合作共赢 转型升级——2012创新平台与企业对接交流会”在松山湖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松山湖高新区联合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外经贸局共同举办。本次多部门联合举办此次活动,通过各创新平台推介以及与企业的互动交流,旨在进一步加强东莞企业与东莞松山湖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平台科研成 果在企业产业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而助推东莞高水平崛起。

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外经贸局、松山湖管委会相关分管领导、园区各创新平台负责人以及各镇街的相关领导、企业家代表、松山湖各创新平台7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松山湖管委会副主任李航在交流会上发表了致辞。

11家平台已服务珠三角地区8000多家企业

据介绍,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以来,东莞市政府投入超过 10亿元,与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在松山湖创建了11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分别是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结合云计算育成中心)、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东莞上海大 学纳米技术研究院、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和东莞南方医大松山湖科技园有限公司。目前,园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已与珠三角地区8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服务企业、攻克核心共性技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高级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学研合作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累计20亿

技术服务方面,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自创建以来,通过产学研、 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持等方式,在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等领域,积极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特别是在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累计近20亿元。

项目申报方面,截至目前,各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创新优势,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立项12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项。2011年获得各类科技立项资助总额达1.6亿元。

研发机构建设方面,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协助我市科技企业,参与组建市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近15个。

各平台积极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依靠各自的优势,积极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引进的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共获得省财政资助6000万元。

知识产权方面,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自成立后,依靠背后科研院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截至2011年,公共创新平台共申请专利近400件,授权近2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5件,授权25件。

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 产业化,截至2011年,共孵化、引进出各类科技企业50多家。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建设4万多平方米的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东莞广州中医药大 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正在建设广东松山湖中医药健康科技园,总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

部分企业表达与创新平台的合作意向

交流会上,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欧阳秋桂作为企 业代表,与与会人员分享了企业与平台合作的故事,并重点介绍了企业与平台合作后的收获。他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企业家,民营企业要发展,自主创新是永恒的路,靠引进人才和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必然选择。

随后,11家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作平台推介。各平台负责人一一介绍了平台的概况,平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的方向,与企业对接的案例以及取得的成绩等。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互动问答和参观环节,各平台负责人就企业 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随后,各企业代表来到公共创新平台进行实地参观,详细了解各平台科研技术、服务功能、科研成果、合作方式等。

通过本次活动,企业与松山湖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之间加深了了解,部分企业表达了与创新平台的合作意向。

松山湖计划推出公共创新平台扶持政策

为更好发挥公共创新平台对东莞企业的辐射带动作 用,2012年,松山湖还将组织三场“创新平台与企业对接交流会”,让更多的企业与平台进行对接交流。此外,松山湖今年还将举办 “百名企业家走进松山湖”、“百名专家走进松山湖”等各类科技交流活动,力促公共创新平台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的转型升级。

根据我市企业发展现状和科技需求,针对松山湖的产业发展规 划,松山湖计划再引入几个重量级的创新平台进驻园区,目前,松山湖已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建立初步联系,将推动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在松山湖设立一批新的公共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科技创新的氛围和能力。

为扶持创新平台扶持壮大,市科技局计划推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扶持政策,鼓励平台进行成果产业化、引进海外人才、服务企业。松山湖管委会也计划推出专门针对公共创新平台的扶持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链接:

企业与平台对接的例子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志成冠军集团)是一家集 科、工、贸、投资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始创于19928月。主要致力从事于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能源与高效节能、软件四大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研发、生产、销售不间断电源(UPS)、逆变电源(INV)、应急电源(EPS)、高压直流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管理系统、太阳能光 伏并网发电系统、新型阀控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嵌入式多媒体软件、网络安防监控系统等,广泛应用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各个领域,覆盖国内和40多个 国家与地区市场,是广东省2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之一。公司设有3个研发机构,4个生产厂区,32个分公司办事处,有员工1000余名,其中各类专业人 才500多名。

在公司创业初期,由于规模小、起点低、再创新能力较弱,志 成冠军徘徊在低端市场,竞争优势日渐减弱。企业负责人意识到:创新的产品需要多种高技术集成支撑,才能让企业立于市场竞争。志成冠军决定与高校“攀亲结缘”,联手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013月,志成冠军与华中科技大学双方联合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电源研究院”。成功开发了大功率UPS电 源,逆变技术、整流技术、模块技术、高频技术、并联冗余技术、变频技术……随着合作的深入,志成冠军逐步完成了产品和技术上的几步大跨越,尤其是将DSP 数字化技术导入了不间断电源的设计和控制系统中,使企业的核心技术赶上了国外同行花二三十年才达到的国际先进水平。短短几年间,使志成冠军集团年产值由3 千万元发展到8亿元;

2007年,志成冠军再与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太阳能发电研究院”,研发高效低成本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随后,志成冠军投资3000万元兴建一条年产2.5兆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2011年,志成冠军再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深 化,以工研院自主研发的LED装备为载体,双方共同投资数千万元,合作成立广东志成华科光电设备有限公司,针对LED装备领域开展相关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工作。从单纯研发项目合作的浅层次向联合创办新兴企业的高层次发展,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将产学研合作由松散型 推进到紧密型的长期合作,更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高度。

通过产学研合作,志成冠军摆脱了创新后劲不足的困境。企业深深意识到,民营企业要发展,自主创新是永恒的路。靠引进人才和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的必然选择。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