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东莞水乡大部分河涌水质污染严重
东莞水乡大部分河涌水质污染严重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点击数:201    更新时间:2012/11/30

    坐在门前石墩上,望着眼前的麻涌河,麻四村郭姨有个问题想不通,几十年前,自己还在这捕鱼捉虾、游泳玩耍,现在别说下河玩水,光站在岸边就能闻到臭味,偶尔看到鱼虾也不敢捕捞,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跟郭姨有同样困惑的,还有水乡片所有的群众。

    曾经夕阳斜照,渔舟唱晚的水乡美景已经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水乡沿河出现大量造纸、制糖、印染等高用水高污染企业,废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居民生活污水横流......

    目前,东莞水乡片除东江北干流大盛、东江南支流泗盛以及中堂镇以上河段水质较好,基本可达到III类水质外,其余河段以及内河涌水质均很差,基本为V类到劣V类,“治水”形势很是迫切。

    水乡如何治水?水乡镇街纷纷谋划对策,市水务局正在完善水乡地区水系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计划从水利、水清、水动、水合、水兴五个方面来入手,实现以水丽城、以水兴城,城河相依、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

    麻涌河

    麻涌镇腹地的一条主要内河,把麻涌分成河东片和河西片。目前,该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被评为劣V类。

    污染原因

    麻涌镇农林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麻涌河的污染主要来自下游大型纸厂、一些锅炉小厂的废水排放。“经过处理的废水排放,还是避免不了对河水一定程度的污染。”该负责人说,而且过去废水处理不够全面、监控力度也不足。

    河水灰色略带黄细闻有臭味

    1126日下午,伴着寒风细雨,记者来到麻涌河西岸的沿江西二路。68岁的郭姨与几位妇女正在门口叙家常,谈起门前的麻涌河,她 说小时候经常在这里游泳,还常常捕捉鱼虾回家,来往的都是运输船只,很是热闹。“河水特别清,村民都是挑水回家做饭、洗衣服等”,郭姨感慨可惜这条母亲河在十多年前开始受污染。

    “每年五六月河水臭味很浓,另外下大雨时水也很臭,怀疑有工厂借着下雨偷偷排出废水。”郭姨说,如今谁也不敢在这里游泳,鱼虾尚有一些,但村民也不敢捕捉回家食用了。

    经过麻涌大桥,记者来到沿江东二路。记者看到眼前的麻涌河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急促,沿岸停靠着大小船只。河堤边的淤泥很滑,行走艰难。记者多次尝试从河中取水以便观看水质,都没有成功。后来在淤泥的水坑里,才用透明杯舀到一杯水,水呈灰色,略带黄色,细闻有少许臭味。

    整治清淤和堵源结合提高污水收集率

    近几年来,麻涌镇加强了对重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并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开展河涌清淤和水浮莲治理,今年镇村两级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河涌清淤工程,投入280多万元开展水浮莲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面貌。

    麻涌镇副镇长陈文龙表示,结合水乡统筹发展,麻涌治水思路是将清淤和堵源结合,利用好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道的使用效率,正在实施全镇排污规划,对辖区污水的收集提高到90%,减少源头上排到河涌的污水。招商引资方面,该镇也严控污染企业的招商,加大环保监管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挂影洲中心涌

    挂影洲中心涌从石龙流经石碣再到高埗,涉及三镇共39个村(社区),是流域群众的生命之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

    污染原因

    高埗镇水利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世纪80年代前,挂影洲中心涌一直是流域居民游泳、捕捉鱼虾的好去处;80年代后期,随着石龙、石 碣、高埗的工业迅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即直接排入中心涌,水质逐步受污染,加上多年的垃圾、淤泥等沉淀物堆积严重,水体流动不畅且变臭。

    石碣与高埗交界段:浑浊带黑作农田灌溉

    1127日下午3时许,在寒风冷雨中,记者分别来到挂影洲中心涌高埗段的起点、中点和终点(高埗水闸处),查看水质。

    挂影洲中心涌高埗段的起点位于石碣崇焕路段,河涌呈墨黑色,河道仅一个车道宽,站在河岸上就能闻到少许臭味。记者装起一杯河水,看到水质浑浊带黑、呈微黄色,闻起来有淤泥臭味。

    河涌旁边为一片蔬菜农田。茂名人何姨在此种菜已有10多年,平时都是引这河涌的水到农田灌溉。“平时先用机器抽河涌水到田地的水沟里,‘晾’一段时间水就没那么黑了。”何姨说,河涌底下淤泥多,导致河水呈黑色。

    高埗水利所工作人员解释说,眼前看到的河涌水质还不算最恶劣的,目前为河水干枯期,现在下雨导致河涌水位涨高,因此河水看上去相对比较“清”,到太阳出来了,河水会被晒得黑臭。

    莞潢中路冼沙桥段:垃圾漂浮水流不畅

    记者继续来到位于莞潢中路的冼沙桥路段。站在桥上,这里的河道明显扩宽了,河面上漂浮垃圾等物,还有些不明浑浊物,导致河水流动迂回打转,不顺畅。河水仍旧呈墨黑色、看着比较浑浊,细细地闻,也能闻到淤泥臭味。

    沿着该段河涌,记者来到高埗镇低涌村。该村位于镇中心区,店铺林立,生活气息颇为浓郁。“河水一直都黑臭,风一吹,还带来很多蚊子。”在此经营理发店已5年的曹小姐对记者诉说着对这条河涌的不满。“沿河涌而建的房屋更糟糕,他们平时都不敢开窗,空气不好”,曹小姐告诉记者,每家每户房屋旁边都有一条水渠,各种生活污水都流向河涌,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河涌的黑臭。

    最后,记者来到高埗水闸段的河涌。只见水闸紧紧关闭,河水流动缓慢,表面看,水的墨黑色没有丝毫改变,臭味依旧。

    整治1228日启动治水计划

    1112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国英率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勘察调研挂影洲中心涌情况,并对整治初步方案进行详细论证。

    记者从《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先期项目启动暨水乡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动工仪式方案》(初稿)获悉,作为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之一,挂影洲中心涌综合治水行动将于1228日正式启动,明年或实施有关整治工程,由市镇财政共同投资。

    市水务局也将研究制定挂影洲中心涌水环境整治示范工程治理方案,从防洪排涝、截污清淤、污水处理、面源治理、景观建设等方面提出中心涌水环境整治措施,利用23年时间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并将其经验推广到水乡地区其他镇街。

    计划举行水乡片水系综合规划设计竞赛

    按照《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年底前,市水务局需完成水乡地区水系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涉及水安全、水环境、水保障、水景观、水经济等多个方面。目前,有关内容还在不断完善中,水系规划的思路和理念也需作及时调整。

    为做好该规划,市水务局已组织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对水乡地区水环境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对治水兴水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该局还召开了高规格的水乡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研讨会,邀请国内资深治水专家对水乡地区把脉问计,还到广州、桂林、上海、无锡等地调研取经。

    近期,市水务局考虑通过水乡地区水系综合规划设计竞赛的方式,组建最优秀的规划团队和选定高层次的设计方案,以便科学全面地描绘水乡地区水系发展新蓝图。按初步估计,明年底前提交高质量的规划报告,报市政府审定。

    破除水务管理上“各自为政”的体制束缚

    对水乡“治水”这个命题,市水务局计划从水利、水清、水动、水合、水兴五个方面来入手,最终达到以水丽城、以水兴城,城河相依、人水和谐的目的。

    水利,即打通水乡地区已人为阻断的历史水系,提高河涌堤岸的防洪潮标准,择点扩河成湖建设生态湿地,提升水乡片河涌的行洪、防洪以及纳水能力,变水患为水利。

    水清,即在开展对水乡地区截污主干管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水乡片的截污治污能力,逐步开展河涌的清淤工作,全面推进面源清理,致力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水动,即实施外源控制、内源疏浚、闸泵联控等措施,并充分利用河流的天然流向,增强水乡片区河涌水动力,加速水体流动,加快污水外排。

    水合,即破除水乡片在水务管理上“各自为政”的体制束缚,通过对水乡片水务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和管理,创新水乡片水务管理新体制,形成“工程布局合理、管理联动高效、资源效益共享”的水务基础格局。

    水兴,即在改善水环境的前提下,做活做强水文章,大力推进水产业,着力发展水经济,服务水乡片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

    目前国内成功治水的案例较多,如上海的苏州河、成都的沙河、桂林的两江四湖、无锡的五里湖、绍兴的环城河等。市水务局建议,水乡片河涌整治宜兼收并蓄各成功模式,采用“外源控制、内源疏浚、闸泵联控”等截污清淤、活源冲污措施,逐步改善水环境。

    上海苏州河:“截污、清底、引清、裁弯、法治”

    因缺乏开发和保护意识,从20世纪20年代起,苏州河及其支流沿岸,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以及船舶航运、码头装卸、上游来水污染等,导致苏州河终年黑臭、鱼虾绝迹。

    上海市政府后来通过“截污、清底、引清、裁弯、法治”等综合措施,抓住目标、循序渐进,使苏州河摘掉让人汗颜半个多世纪的“黑臭”帽子,水质变清还基本恢复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绍兴:构建五大体系实现乐水宜居

    绍兴市与我市经济状况相近,水情相当。绍兴市通过倾力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管理服务体系、水利智能化体系、水利文化景观体系五大体系,着力采取“上蓄、中疏、下泄、点堵、线防、面节、内管、外引”等措施,基本实现洪涝无患、饮水无忧、山明水秀、乐水宜居的水利现代化愿景。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