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节能减排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
节能减排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点击数:296    更新时间:2013/1/5

导读: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能力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服务业行业产值将由2010年的83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000亿元。此次发布的《2012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预计,未来 35年,我国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产值有望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

近年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结构性因素并未得到明显改变,甚至有向不利趋势发展的可能。在三大产业结构无法短期改变的条件下,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来促进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努力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 利用,包括发展安全高效的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等新清洁能源的开发等。

节能减排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在1224日举行的《2012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报告主编、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表示,今年的主要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但这与我国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导致 对能源需求有所降低有关,还不能代表节能减排的实质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十二个方面50项政策措施;印发了部门分工,明确145项任务的责任单位。

为此,我国开展了2011年度和2012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查核算,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2012年计划淘汰炼铁1000万吨、炼钢780万吨、铁合金289万吨、电解铝27万吨、水泥21900万吨,公告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列入名单的落后产能已基本关停,大部分落后产能已拆除。

专家指出,我国节能减排目前是以各级政府推进为主导的模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要加快推动这种模式向市场力量推进模式转变。在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严禁污染产业转入中西部地区的管控上,政府要更“有力”,同时通过将直接补贴转为间接性政策推动等办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节能减排 产业“有利”可图,推动企业参与其中,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虽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认识不到位、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节能减排责任意识减弱,工作有所懈怠,要求有所降低。一些地方对高耗能高排放投资项目有放松的迹象,2012110月份,石油加工、化工、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45%322%157%,同比提高65 74124个百分点。

另外,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倒逼机制尚未建立,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相结合,加快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