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尽管相关部委已经明确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但执行的情况并不乐观,我国高耗能行业投资还在不断加快,产能过剩的风险仍在累积。
去产能化正在高调推进。从近期多方动向来看,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安全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标准,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性投资拉动需求等将成为压缩落后产能的主要举措。
顽疾 高耗能投资不降反升
虽然宏观经济已经初步企稳,但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多个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在进一步显现。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下达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与2011年相比,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新增铅蓄电池行业、焦炭、铁合金、铜冶炼、铅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12个行业,任务有所增加。
以水泥行业为例,工信部发布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一批)共涉及2579家企业,其中水泥企业有1053家,占40.8%,水泥行业的淘汰力度也与年俱增,2010年为10727.7万吨,2011年为15285.7万吨,2012年则多达27477万吨。
“我们调研发现,多数水泥企业并未认真对待淘汰名单。原因有二:一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不少企业的身影经常出现其中,要不已经淘汰,要不难以淘汰;二是春风吹又生,淘汰似乎进入猫与老鼠的循环游戏,风声大便停工,风声过又开工。”卓创资讯分析师卢宁说。
卢宁说,按照要求,立窑水泥和3米以下的水泥磨机都要淘汰,但在山东日照,很多这样的小企业还在生产。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为了税收增长,不愿意淘汰这些小企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小企业没有资金实力重新上符合要求的生产线。虽然用这些落后设备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好,但是生产成本要低很多,如果新上一个日 产5000吨的新生产线,要3至5亿元资金,小企业没有实力,就只能外购水泥熟料,这会拉高生产成本。
对策 去产能化迫在眉睫
据行业人士分析,上述现象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对利益寻租造成的。当淘汰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传统戏码,行业变得麻木也是习惯使然。在刚刚过去的 2012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多个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大量过剩,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产能过剩将成为2013年困扰这些行业发展的 主要风险之一。
以机械工业为例,2012年以来,机械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实现利润、出口创汇、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6大主要经济 指标均呈下滑态势,与此同时,行业形势分化加大,经济运行困难加大。“产能的过度扩张是最大的风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说,“事实上,除技术尚未过关、至今仍然未能实现国产化的少数高端装备外,大多数机械产品当前都面临供过于求、恶性竞争的煎熬。”
“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原因首先在于经济增长的惯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说,从宏观经济背景看,近些年的经济状况也不利于产能过剩的调整。“保增长”目标的实际优先更使得“调结构”的任务变得复杂化。实际运行中,短期的“保增长”总会压倒长期的“调结构”。
胡迟表示,据2012年的调查统计,目前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分别是: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因此,能否有效压缩过剩产能事关“十二五”规划中结构调整。
合力 多部委推兼并重组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组书记黄群慧表示,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协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治理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一项重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随后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五条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和装 备水平。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3年要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发布实施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
另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相关政策,着力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据悉,下一步,国家还将为推进兼并重组制定出台更多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
业内人士指出,多年来,中央和地方一直强调防止产能过剩,这次更强调,主要是这一轮产能过剩涉及的行业面更广、过剩程度更高。从近期一些产业动向来看,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安全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标准,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性投资拉动需求等将成为压缩落后产能的主要举措。 孙韶华 方 烨 陈 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