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介绍 | 新闻动态 | 政策发布 | 项目与成果 | 产品推广 | 需求信息 | 企业审核 | 在线咨询 | 宣传培训 | 清洁生产联盟 |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能耗降低20%靠什么
能耗降低20%靠什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点击数:919    更新时间:2006/7/31

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中国能够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这项关键指标吗?国家发改委的决心不容怀疑。就在上周,发改委和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代表签下了节能目标责任书,这意味着能耗指标已经成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

  不过很显然,GDP还是地方官员们最为看重的指标。上半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仍然超过了GDP增长速度,尽管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而且国家已经确定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4%,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变地方官员们的行为方式。

  因此,可以理解国家发改委将节能指标层层分解的苦衷。实际上这些指标还将在省以下层层分解,并且具体到一些重点行业,包括1008家高能耗企业也将签下这一纸军令状。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将制定一整套评价考核体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问题是,这样一套庞大而细致的系统是否可以见效,并不仅仅决定于中央部委的决心和意志。在此前各地人大通过的地方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了能耗降低目标,不过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表明,自己定的指标可以更低一些。甚至还有省份认为,能耗的合理增长更符合该省的实际情况。

  如果我们看看各地为自己制定的十一五蓝图,就更容易理解地方的雄心壮志。各省区预期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平均值超过了10%,而根据中央确定的十一五规划,年均GDP达到7.5%就可以完成任务。

  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降低能耗是一项刚性指标,然而在中央和地方分权的格局下,行政命令能够发挥多大效力需要检验。地方政府并非能源消耗主体,政策宣示和强力弹压都可能收到一定效果,但不会是治本之策。过去我们也不乏更加严厉的手段,但是十五计划降低能耗和相应的环境指标都未能完成。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部分,20%的硬指标在一些地方最终会像GDP那样,变成数字游戏。

  我们认为,无论是对高能耗生产工艺的强制性淘汰还是各级政府的层层考核,都无法替代市场的调节功能,对政府官员可以采用的行政手段,无论是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还是作为一般能源消费者的公众,都未必管用。低廉的资源价格无异于对能源消费的补贴,再强大的政策宣传对此也无能为力。

  我们相信,最为有效的市场手段就是纠正扭曲的价格机制。如果能源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事实上存在的畸形的价格补贴政策依然继续,无论是企业还是公民,都不会有足够的节约动力,也不会培养自觉的节能意识。价格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源技术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合理的价格机制引导。

  也正因为如此,单位GDP能耗降低20%硬度,也许还不是最关键的衡量指标。以此为契机,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理顺能源价格和政策,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言,更有含金量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