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昨日上午,记者从市环保局举行的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按照新标准评价,2012年中山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1%,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臭氧。而按照新标准评价,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1%,全年共有61天轻度污染,18天中度污染,1天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臭氧。
昨日上午,记者从市环保局举行的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按照新标准评价,2012年中山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1%,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臭氧。从近一年的监测数据来看,2012年,中山PM2.5的年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与新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限值相比,超出25%。据透露,目前全市共有7个点可监测PM2.5,除了当前城区四个点已经公布外,位于小榄、三乡和民众的三个监测站也将按照国家以及省的统一部署逐步进行对外公布。
空气质量呈“东低西高”走势
市环保局通报称,按照旧的空气质量标准评价,过去一年中山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2%。而按照新标准评价,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1%,全年共有61天轻度污染,18天中度污染,1天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臭氧。
据了解,从2012年6月5日至2013年6月4日,中山已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对全市环境空气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中山市建成区的PM2.5年均浓度值是每立方米44微克,尚未能达到国家年均浓度值二级标准每立方米35微克,全年达标率为87.4%。从近一年的监测数据来看,中山建成区华柏园、张溪以及紫马岭公园三个子站的环境空气质量相对于长江子站较高,整体呈现出东低西高的趋势。
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74个重点环保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季报,2013年第一季度中山市的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第11,在珠三角九个城市中排名第4;同时在全国4月份的最新排名中,中山排名全国第十,在珠三角9个城市当中排名第三。据透露,目前中山建成的4个监测点已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实施了全国联网公布,剩下3个监测点位也会在计划时间内按照国家以及省的统一部署逐步进行对外公布。
“黄标车”限行将实施电子执法
市环保局表示,新标准对重点污染物浓度的收严,是导致中山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近年来中山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总量不断上升,导致大气中细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浓度不断升高,遇上冷空气频繁的春冬季,污染物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便出现较严重污染状况。另外,中山市处于珠三角中部偏西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春冬季节受东北风的影响,受上游其他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部分大气污染物移动至中山地区,并在中山地区形成二次污染物,造成中山大气污染物浓度偏高。
据透露,高污染排放的“黄标车”是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为此,中山即将正式出台《中山市“十二五”机动车污染减排实施方案》,多管齐下促进“黄标车”淘汰。据悉,中山已于2012年8月15日正式实行中心城区范围内“黄标车”限行,交警对不遵守限行规定的车辆给予处罚。下一步,中山将实施“黄标车”限行电子执法,并适时扩大限行区域范围。其次,对提前淘汰的非财政供养类“黄标车”给予财政奖励,且提前淘汰时间越长,奖励越高,以此提高车主淘汰“黄标车”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