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垃圾焚烧厂污染物多排放超标 新技术有望助摆脱二公式英超标之困
垃圾焚烧厂污染物多排放超标 新技术有望助摆脱二公式英超标之困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点击数:300    更新时间:2013/6/7

  编者按:垃圾如何处理才能对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相继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焚烧作为垃圾末端处理方式的一种,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提高了垃圾处理的速度,但其伴随的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公众抗议等问题不容忽视,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排放超标屡见不鲜。历时十多年攻关完成的“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新技术研发”项目,61日于南京顺利通过了包括6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鉴定,其排放的烟气中关键毒性指标二公式英仅为现行国标的1/100和欧盟Ⅱ标准的1/10左右。

  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排放超标现象屡见不鲜

  日前,自然之友等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布《122座在运行垃圾焚烧厂信息申请公开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正在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存在信息缺乏主动公开、数据难以获悉、污染物排放超标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相继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焚烧作为垃圾末端处理方式的一种,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青睐。有专家预计,到“十二五”末(2015),中国垃圾焚烧厂将超过300座。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提高了垃圾处理的速度,但其伴随的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公众抗议等问题不容忽视。

  《报告》公布了环保组织2012年对全国122座垃圾焚烧厂申请信息公开结果。对申请结果的研究分析显示,垃圾焚烧厂信息缺乏主动公开且难以获悉:提出申请的76个市/区级环保局中,共45个环保局给予回复;122座已运行的垃圾焚烧厂,只获得42座排放监测数据。此外,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排放超标现象屡见不鲜。排放标准有待提高。

  《报告》指出,环保部门提供的监测信息大多数不完整,落实信息申请公开效率低且程序复杂,严重影响信息公开的回复效率。

  据了解,我国仍然采用2001年《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新的污染控制标准迟迟未出台,旧的标准显然落后于欧盟标准,在二恶英浓度限值上相差10倍。环保组织认为,即使焚烧厂严格履行污染控制标准,环保部门依法监管垃圾焚烧厂运行,并积极公开相关信息,还不足以保证垃圾焚烧厂的污染排放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加快新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出台和执行,成为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对空气污染严格控制的必须。”上述环保组织有关负责人作出建议。

  结合上述背景及自然之友、自然大学及焚烧厂周边居民的信息申请实践经验,多家国内环境保护组织就此发出《加强垃圾焚烧厂污染物信息公开和监管倡议书》,呼吁从以下几点着手,推进垃圾焚烧厂的清洁运行:1、加快新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2、加强对垃圾焚烧厂监管与惩罚力度。3、鼓励公众参与垃圾焚烧厂的监督。4、政府部门加强信息公开的内部建设,确保有效执行。

  倡议指出,垃圾焚烧的污染控制工作离不开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否则将流于形式,甚至走向弄虚作假。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的前提之一就是获得有关垃圾焚烧厂运行的各种基本信息,尤其是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

  环保组织认为,通过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信息公开与监管,严格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能够推进垃圾焚烧厂的清洁运行,突破对污染企业的监管缺失问题。最重要的是,严格控制标准和监管,将垃圾焚烧厂的运行情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能不断提高垃圾焚烧厂清洁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众的质疑和反对。

  此次发布会上,环保组织还在线向住建部申请公开“《关于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等级评定的通知》建城容函〔201217号文件”涉及的评审专家名单、具体评级标准体系和用途;向北京市环保局申请“2012年运行过程中北京市环保局对北京市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气体排放、飞灰、炉渣、垃圾渗滤液的监测数据和处理报告”。

  这也预示着民间环保组织2013年新一轮垃圾焚烧信息公开申请全面启动。

  垃圾焚烧污染信息岂能保密

  自然之友、芜湖生态中心等环保组织近日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在运行的122座垃圾焚烧厂仅有42家提供污染物监测数据,其余均以种种理由搪塞或拒绝公开,报告还指出,垃圾焚烧厂污染物排放超标屡见不鲜。

  2012年,芜湖生态中心向122座垃圾焚烧厂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请公开污染物监测数据,只有42家愿意提供,其余80家多以“不属于公开范围”、“不属于重点监控企业,无监测数据”等理由不予提供或不予回复。42家所公开的污染数据也是“残缺不全”,或避重就轻,如垃圾焚烧中最关键的污染值二恶英,仅有10家提供,个别地方提供的二恶英值并非实际监测数据,而是验收报告上的二恶英监测数据。

  三分之二的垃圾焚烧厂拒绝公开污染数据,令人担忧。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环境污染信息并不涉及国家秘密,理应完全公开。而且,垃圾焚烧与居民的安全健康直接相关,公众完全应该知情。那么环保部门及垃圾焚烧厂为何对相关信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或许只能做如此推测:一是压根儿就没监测,口袋里没数据;二是数据“不好看”,超出设计标准甚至严重超标,担心公开会引起公众强烈反响,故不敢公开。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显然涉嫌监管失责,甚至是渎职。

  我国大中城市普遍面临着垃圾围城的环境棘手问题,传统的填埋方式已难于适应,出路在于垃圾焚烧,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垃圾焚烧厂总数将超过300座。但不少地方垃圾焚烧项目却步履艰难,遭到居民强烈反对,甚至出现群众阻挠建设垃圾发电厂,原因是害怕二恶英污染。

  科学研究发现,二恶英是以非常微小的颗粒状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化工冶金、造纸、杀虫剂等产业是制造二恶英的罪魁祸首,尤其垃圾焚烧所释放的二恶英更甚,相对于二氧化疏、酸雨等污染物,二恶英直接导致人体癌变,对健康危害性更大。因此,有效推进垃圾焚烧项目,消除垃圾围城污染,首先要敢于公开相关信息,还群众知情权,躲着、藏着、瞒着,秘而不宣,总不是办法,越隐瞒群众就越生疑、担心,不利于垃圾焚烧项目的推进。

  更关键在于,用最尖端技术积极治理二恶英。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焚烧发电处理生活垃圾,并未引起公众强烈反对,原因在于治理二恶英的技术已经成熟,基本消除对健康的危害。据专家说,我国目前采用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是2001年制订的,严重落后,其中二恶英浓度的限值与欧盟相差10倍。可见亟待修订,涉及城市环境治理及人民群众健康的垃圾焚烧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舍得投入,我们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治理二恶英的经验与技术,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监管消除人民群众的担忧,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革命性嬗变。

  我国自主研发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新技术 有望摆脱二公式英超标之困

  历时十多年攻关完成的“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新技术研发”项目,61日于南京顺利通过了包括6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专家鉴定,其排放的烟气中关键毒性指标二公式英仅为现行国标的1/100和欧盟Ⅱ标准的1/10左右。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垃圾直接焚烧技术,热能利用率普遍较低,排放的烟气和固渣中不同程度存在二公式英、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

  南京大学张志炳教授科研团队与建德恒明环保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杭州恒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的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新技术,可自动测温、自动进料、自动排渣、无需外供能源且垃圾不需分类即可连续运行,并获多项国家专利授权。

  该团队研发的“延时燃烧系统”,突破了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设计定势和技术缺陷,使处理系统中有机物质尤其是二公式英等高毒性有机物的分解更为彻底。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48小时连续监测表明:在未设置布袋除尘情况下,排放的烟气中所有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国标规定,其中一氧化碳低于1mg/m3,氯化氢低于2mg/m3,尤其是关键毒性指标二公式英仅为现行国标GB18485-20011/100和欧盟Ⅱ标准规定的1/10左右。该项目还发明了“烟气自清洁系统”,科学地利用垃圾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碱资源、酸资源和氨资源处理烟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使烟气净化过程无需添加化学品,其各项指标总体上可达到并大大优于国内外最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