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企业数量庞大,自然资源禀赋差,生态环境脆弱。2014年佛山成为全省首个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城市,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创新,目前已逐步建立起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制度体系,大力助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17年4月至12月,佛山受理、办理、办结了122家企业的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申请业务,其中自愿初始有偿使用企业58家、新改扩建企业新增排污指标交易64家,涉及有偿使用资金和交易资金4400万余元。
一、排污权从“无偿获取”向“有偿使用”转变
据了解,佛山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致力于将排污权由当前行政分配、无偿取得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变为由市场竞争分配、有偿使用的新方式,从而促进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政策制定唯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佛山根据本地环境资源、经济水平、产业特点、市场化程度,初步建立起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制度框架。在此基础上,该市相继出台了排污权试点全链条政策制度,涵盖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资金管理、规则流程、制度衔接等八个方面,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优化试点政策。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事关企业切身利益,企业的态度决定了政策的成败。为此,佛山市通过座谈、宣讲、新闻发布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排污权政策和业务办理事项,企业咨询和办理相关业务呈明显增长趋势。该市还建立激励性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价格优惠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佛山以试点为契机,推动总量动态管理和环境质量改善。一方面,对全市排污总量指标实施点对点、一本账管理,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的现有总量指标、新改扩建项目的环评变化指标等全部详细列入市级统筹管理,并按月实施全过程信息跟踪和调度。另一方面,建立排污权出让调控机制,坚持以区域环境总量指标的“天花板”不突破为原则,坚持“多收少放”、甚至“只收不放”,促使全市排放总量不断削减。
佛山建立健全企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监管制度。比如,为进一步压减重点行业排污,该市根据环境质量情况反推确定企业排放总量,倒逼企业提标改造或压减产能。
二、企业从“要我治污”向“我要治污”转变
在以前,由于缺乏市场化激励措施,企业治污更多是被动行为,佛山通过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借市场化手段,有效促进区域稀缺的环境容量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激发企业自主减排,实现从“要我治污”向“我要治污”转变,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同时,佛山排污权政策以权属的形式,明确企业拥有排放污染物的权利,让企业以治污为未来发展赢得红利、赢得先机,以环境保护为突破口,实现更高质量的长远发展。
再者,佛山排污权政策规定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全部在全市统一的交易平台实行公开交易,有效避免环保审批“先来后到”“人情关系”“暗箱操作”等权力寻租可能。而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容许排污单位将自主关停、技术改造和深度治理等方式形成的“富余排污指标”,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转让获得利益,可有效激励排污单位自主减排。
此外,通过政策实施,佛山市严把现有企业有偿使用总量和新改扩建企业新增总量的政策红线,按照从严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排放、重污染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客观上限制了“两高一低”项目引入,推动了环境监测、装备、技术、服务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试点政策的深入推进,环境容量资源有限、有价、有偿的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了佛山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企业参与排污权自愿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数量迅速增长,进而提高了全社会环保意识。
来源:佛山市环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