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介绍 | 新闻动态 | 政策发布 | 项目与成果 | 产品推广 | 需求信息 | 企业审核 | 在线咨询 | 宣传培训 | 清洁生产联盟 |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广东“链长制”正式启动,省长担任“总链长”!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广东“链长制”正式启动,省长担任“总链长”!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GBA湾区资讯站综合自中国企业报、羊城晚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点击数:286    更新时间:2021/4/13

“链长制”要来了!

42日,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议正式宣布建立以省长、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为“总链长”的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链长制”!

“链长制”要怎么干?

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是广东破解“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去年9月,广东发布《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高起点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智能机器人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省两会上,“链长制”一词则首次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此次会议意味着广东省将正式在全省范围实施“链长制”。会议部署落实了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全面推进我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

会议指出,在全面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政府与市场、“补短板”与“锻长板”、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战略性产业集群协调联动推进机制作用,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持续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加快形成战略性产业集群协调联动推进合力,强化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供给和要素保障。

就在几天前,《广东省加快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印发,也提到实施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若干战略性产业集群工作制度,建立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家咨询制度。

到底这项机制将如何确保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落实落地,如何为广东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43日,广东省工信厅方面对此作出进一步解释。

三个核心机制

42,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正式宣布建立以省长、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为“总链长”的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链长制”。

今年两会首次出现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链长制”正式启动。其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全体会议抓总、省领导定向负责联系、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具体推进落实等三个核心机制。

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负责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担日常工作。

建立省领导定向联系负责若干战略性产业集群工作制度,每个联系的省领导明确一个负责部门,同时明确一名负责的厅级干部和负责处室。

各产业集群牵头单位负责履行好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本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联动协调推进机制30个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支持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凝聚各产业集群战略咨询机构力量,加大智力支撑。

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联动协调推进机制由“链长”牵头负责,所以叫“链长制”,其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全局性工作,加强战略谋划和资源统筹,研究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资源和重大工作的配置和落实,指导广东省各地、各部门和省属国有企业集聚资源、凝聚合力开展工作,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要事项,加强对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链长制”六大工作任务

据广东省工信厅方面介绍,“链长制”的六大工作任务包括:

指导建立和完善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一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表、一份产业集群重点项目清单、一套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一个产业集群政策工具包、一家产业集群战略咨询支撑机构),开展战略性产业集群运行情况调度工作;

研究解决战略性产业集群在人才、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关键资源要素供给的共性问题,协调解决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强化集群发展的要素保障;

协调解决集群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等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一对一、点对点的具体落实举措;

加强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商会协会、战略咨询机构、重点企业(含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在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方面的协作配合;

加大各市跨区域协作配合,指导各市健全市级联动协调推进机制,结合本地特色优势建立本地战略性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相关工作在各市落地实施;

推动辖区内的国有企业(含在粤央企、省属国有企业和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深度参与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广东省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实行“链长制”,推进做强产业链工作,将有利于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

深度解析产业链“链长制”制度

 

“链长制”最早出现在湖南长沙,20171123日,长沙召开全市产业链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出在全市在各个省级以上园区设立22个产业链推进办公室,由20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园区相关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各市直部门、区县()选派的优秀干部88人组成产业链推进团队,打造优质完善的产业链,「链长」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正式报道中。

而浙江是国内最早在全省范围推行“链长制”的省份。20198月,浙江省商务厅发布《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开发区确定一条特色明显、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配套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作为试点,链长则建议由该开发区所在市(县、区)的主要领导担任。、

在全球产业发展大环境和国内产业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链长制”的提出,是政府在掌握与顺应产业发展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对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精准化引导和调控的重要转变,也是国家强链、补链、稳链,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目前各地“链长制”积极推进,具体实施细则和成效尚未显现,如何在协调好政府与市场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要保持对“链主”企业和关联企业的鼓励与合理引导,又要避免过度干预地方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形成恶意竞争,成为“链长制”制度不断优化完善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链长制?

“链长制”由“链主”和“链长”两个部分组成:“链主”是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能够协调产业链上各个节点的活动,在产业链协调中会利用其主导地位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淘汰产业链落后环节,引领产业链发展;而“链长”是产业链倡导者、支持者、维护者、守望者,往往由地方政府高级公务员和行业协会负责人担任。

“链长”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链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困难问题。在产业链出现过度集中和过度控制时,链长推动产业链链主及关键控制者公开技术秘密或拆分市场份额,促进产业链充满创新活力、竞争活力,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是在培育扶持本地区“链长”企业的同时维护市场秩序。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方能绽放璀璨光彩。从一些先行省市探索实践看,“链长”就是聚焦产业链,积极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主要负责人。

“链主”是企业,“链长”是政府,“链长”与“链主”的关系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总之,“链长制”的产业链制度就是“链主”(企业)通过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获得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在这个竞争过程中需要“链长”(政府)的维护,发挥好建设者和协调者的功能。

链长制的特点及优势

通过链长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可实现统筹内外部资源,集中力量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条。统筹考虑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等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取得实质性进展。

1、内部资源统筹。统筹各个产业发展部门,包括发改、经信、科技、人才、招商、企业服务等部门,令行禁止,统一制定产业发展策略、统一指挥,形成产业发展指挥及服务合力。

2、外部资源统筹。统筹各个产业相关资源,包括企业、资本、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领军人才、服务资源等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资源,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软实力。

3、产业精准施策。通过链长制加强产业研究能力,发掘产业链优势环节及发展短板,并对产业链全生命周期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产业发展策略,帮助地区进行产业发展精准施策。

“链长制”提出及推进背景

1、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呈现变动加剧的趋势

面临自身制造业地位持续下降,工业品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相对减弱的状况,尤其是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各国纷纷认识到“封锁”、“隔离”对本国产业的严重打击,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新夺回国际制造业竞争的主导权。如,美国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制造业,英国重点发展超低碳汽车、生命科学医药以及尖端制造业;法国政府建立战略投资基金,用于发展能源、汽车、航空等战略性产业等。

2、我国正面临产业链深度调整阶段,完善产业链布局有利于产业发展安全

维护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不仅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尤为重要,也是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按照联合国工业体系分类以及有关研究报告,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涉及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的工业产品,产量占据全球第一。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全球基本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洲供应链,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供应链和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供应链。面临全球化从高速推进进入调整期,全球充分竞争的格局已经被削弱,也带来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调整。由于贸易冲突、疫情冲击等不确定性因素,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决策越来越重视安全和稳定的考虑。

从国内产业发展来看,我国产业发展经过生产要素聚集阶段、产业主导阶段,正在迈向创新突破阶段。这一阶段产业由外因转为内生,创新生态系统呈现自组织成长形态。

3、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刺激新的行业增长点,促进产业链进一步优化调整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的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及其相关联的高新技术产业将持续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随之也会对原有带产业结构提出调整优化需求。强化其与城市主导产业的联系,才能提高产业链上各行业的共同生产效率,使得整个产业体系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模式,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链长制”对产业链招商意义重大?

从宏观经济发展来看,能够全面掌握本区域产业链现状,保障重点企业和配套产业链企业的持续稳定生产。

在全球疫情的迅速蔓延和我国疫情还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部分产业链较为脆弱,单纯依靠市场无法规避产业链断裂风险。“链长制”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加强对新兴产业链和面临较大风险产业链的支持和协调,能够帮助寻找疫情冲击下产业链的受损环节,能够尽快修复和稳定产业链。

简单来说,“链长制”就是由各省、市主要领导挂帅,每人负责一条产业链,利用地方最高负责人的综合协调优势,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

从地方经济来看,“链长制”不仅是民营经济的“守护者”,也是产业创新的“加速器”。“链长制”明确提出要有一份产业链规划,并用工作制度保障产业链的协同。这就使得产业区经济的成长得到制度上的保证,从制度上保障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合理互动关系,促进市场主体能够与政府形成合力,也保障政府力量对市场主体的足够尊重。这样就使得当市场经济的自主作用减弱时“链长制”能够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成为民营经济的“守护者”,同时能够发挥“链长”的引领作用,成为产业创新的“加速器”。

政府如何高效利用“链长制”

在这次疫情过程中,为了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各地进一步强调了“以产业链为中心协同各地复工复产”的工作机制。产业链链长制有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的趋势。“链长制”作为一项创新的产业制度,地方政府如何才能利用好这把“利刃”以更好地推进地方产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呢?

从宏观发展来讲:

1、要在市场基础上发挥“链主”的作用。发挥链主在GVC(全球价值链)治理、产业升级和价值分配中的主体性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很容易遇到的矛盾就是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实行链长制的情况下,处于高层次的链长可以设法搭建交流平台,如创设产业教授、论坛等制度;要求政府投入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要制度化地对产业界开放等;优化专业服务环境,依靠产业链招商等手段实现“引资紧链”;强化专利战略,依靠密集的研发投入等手段实施“技术补链”战略;鼓励并购重组,基于集体行动等手段来实现“组织固链”战略等。

2、制定特定的产业链工作计划。我国丰富多元的产业体系使得不同的产业链有不同特点,需要制定特定的产业链工作计划,从各产业链自身的角度统筹推进各类企业发展,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

3、注重创新驱动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各地传统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升级滞缓、中高端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巨量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等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打造“链长制”的产业链时,注重创新的作用,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一点,“链长制”可以在全国、省级、设区市组织产业循环,不宜在较小区域组织产业循环,在产业生态欠发达的地区,如县、乡镇、园区组织产业循环,受产业规模经济制约、非市场化指挥,效率低、风险高。

从微观发展来讲:

1、要注重“链长”队伍的建设。因为“链长”由政府设立,旨在推动本地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但也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阻碍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链长”要尊重“链主”和“链员”。

一是各链长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研究制定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掌握产业链重点企业状况和产业链各环节对外依赖状况;

二是要促进加强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外资,补足产业链上的短板;

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或联合建立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机构,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创新综合体等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

2、“链主”、“链长”要严守各自边界。“链主”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这个本质上是市场行为。地方政府作为“链长”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和发展产业链,必须严守中立角色。

由于产业分工体系复杂多变,所以加强产业链上的协同尤为重要。“链长制”把焦点放在“产业链”的“链”上,把产业链进行细分,把责任落实到人,由此挂扣起供应链、信息链、采购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个链条,引导政府管理思路从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更加重视产业生态,并以此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有益于产业链长远健康发展。

“链长制”各地怎么干

1、浙江方案:先行示范,做强产业链

作为率先提出“链长制”的经济大省,浙江“链长制”要求,各个开发区聚焦产业链,通过做好“九个一”机制(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个产业链发展空间平台、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一名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一个产业链发展分工责任机制和一个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实现“巩固、增强、创新、提升”产业链。

“九个一”机制,给开发区培育壮大产业链提供了现实路径;尤其是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提出“推动全省开发区(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而浙江的“链长制”就是对园区的重要变革;另一方面,相比于上海的强规划,浙江园区由于民营经济的特点,从历史上看,园区对产业的整合与规划相对薄弱,在全球化的变革中,仅仅依靠民营经济已经无法生存,“链长制”明确提出了要有一份产业链规划,并用工作制度保障了产业链的协同,推动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江西方案:11位省领导“挂帅”

2020428,江西出台《关于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11位省领导任14个重点产业链链长。与浙江推动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不同,江西的“链长制”重心在“稳”。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江西生产总值为5343.4亿元,同比下降3.8%,经济下行压力罕见;另一方面,江西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部分产业如铜、汽车、钢铁等运行困难,消费疲软、利润减少、资金紧张、信心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

因此,江西建立“链长制”,要求各地按照“一位省领导、一个牵头部门(责任人)、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由省领导亲自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化解、企业的帮扶、市场的需求拉动、要素的保障等,有利于更好地调配资源,填补链条缺口,亦是对冲疫情影响、畅通产业循环的重大创新。

3、深圳方案:“链式服务”打造产业链集群和“链主”企业

20207月发布的《深圳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深圳建立“链长制”,以实体制造业为重点,打造产业链集群和“链主”企业,系统集成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拉动作用大、年产值不少于1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作为链主企业重点支持。支持将较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出让给“链主”企业,鼓励其对产业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同时,深圳加大对制造业大集群、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培育引进力度,进一步壮大制造业规模。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地。从企业梯队、总部企业、重大项目等几个方面给与投资和用地支持。

合理区分“链长”与“链主“的权责关系“链主”与“链长”的关系,还是一个在资源配置中如何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根本性问题。其中“链主”处于核心地位,能够协调产业链上各个节点的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使整个产业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正常工作,但也可能处于自身利益阻碍整个产业链升级。

对于“链主”,深圳提出充分发挥其领航作用。支持其主导或参与国际、“一带一路”区域、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鼓励“链主”企业在关键领域率先建立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引领地方关联企业发展。鼓励“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

对于“链长”,主要职责在于梳理重点产业链,找准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制定产业链关键卡点攻关项目清单,经市政府审定后对清单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强链式服务,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并为“链主”企业提供服务支持,鼓励产业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

4、河北方案:全省建立产业链“链长制”

20201012,河北省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建立产业链“链长制”,新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建立国家高新区与省级有关部门“直通车”制度。继续推动高新区调整完善主要负责同志兼任体制,支持选拔配备懂园区、懂产业、懂创新的优秀干部充实高新区领导班子。推行全员聘任制,实行岗位公开、择岗自愿、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

鼓励高新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领新旧动能转换。高新区要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培育形成若干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河南方案:精准配套“新兴产业链”发展

20201026,河南省提出10个新兴产业链是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围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尼龙新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5G10个新兴产业链,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个方案、四个清单、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成立由省级领导同志为链长,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统筹推进的工作专班。构建由一个机制和10个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组成的“1+10”工作体系,在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引进、政策支撑等方面初步显现良好态势。

202072山东省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行“链长制”,随后省内各地市陆续出台具体措施,为链长制落地提供顶层政策保障。20211月再次提出,聚焦10个重点产业、35条关键产业链展开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法展开规划设计。“1个图谱”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指分别形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省外头部企业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科研机构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社会基金清单、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1个图谱’和‘N张清单’正式形成后,将为山东省市携手‘双招双引’,精准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提供具体抓手。

山东将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节点着重补齐补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同时聚焦优势产业领域,持续精耕细作,以更多独门绝技带动增强全产业链优势。这个过程中,山东将分行业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强、品牌响的“领航型”企业,并启动新一轮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领航型”企业的协同创新、配套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建产业链、互通供应链。以此为基础,今年,全省将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20个左右,支持潍坊动力装备、济南莱芜绿色智造、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青岛智慧家居等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总结

“链长制”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聚,推动特色产业做优做强的同时,围绕着产业特点和特征,沿着产业链上下游继续发力发展。将点状的特色产业,进一步拓展为链状的产业联动,进而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自身循环发展。

“链长制”的目标是实现融通协同发展,在当代全球价值链投资与贸易为主的背景下,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网络,任何一条产业链上都聚集了成千上万家企业。任何一家企业、一个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想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就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与同一产业链上其他地区的企业的协同。

广东发布《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高起点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智能机器人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与新型智能终端、高端半导体元器件、物联网传感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产业。以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市场导向提升价值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基本解决“缺芯少核”问题。继续做强做优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从“世界工厂”向“广东创造”转变,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广东沿海“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势,扩大提升炼油化工规模和水平,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提升有机原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性能合成材料、功能性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占比,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安全环保水平。打造以湛江、茂名、广州、惠州、揭阳等为核心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形成“一带、两翼、五基地、多园区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3.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巩固扩大空调、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等家电产品世界领先地位,做优做强电视机、照明灯饰等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家电、小家电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以广州、深圳、佛山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和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以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湛江等为核心的制造网络。形成全球领先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4.汽车产业集群。坚持传统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推广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扩大高端车型比例,提升新能源车比重。建立安全可控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显著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结合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立足现有汽车产业园区基础,优化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为重点的汽车产业区域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5.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建筑材料、绿色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材料、稀土材料等先进材料向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惠州、东莞、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云浮等地形成若干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巩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力争迈入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行列。

  6.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推动纺织服装、塑料、皮革、日化、五金、家具、造纸、工艺美术等重点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培育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创新创意中心,以沿海经济带、各特色产业集聚地为重点的先进制造基地网络。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

  7.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重点突破CADEDA等工业软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实现突破和创新应用。强化广州、深圳等中国软件名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云浮等地市大力发展特色软件产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应用,加快培育自主软件产业生态。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高地。

  8.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支持发展OLEDAMOLEDMicroLEDQLED、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石墨烯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推进摄录设备、核心芯片、内容制作、编解码、信号传输、终端显示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以建设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超高清视频产业各有侧重、紧密协作,带动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巩固国内领先优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9.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推动精准医疗、智慧医疗、海洋医药、医养融合等新业态发展壮大,在岭南中药、化学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领域形成若干个优势产业。在精准医学与干细胞、新药创制、生物安全、生物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创新集聚区。布局建设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加快进位赶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10.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粮食、岭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饲料、特色食品及饮料、花卉、茶叶、现代种业、调味品等产业。聚焦菠萝、荔枝、茶叶、柚子、生猪、深海网箱养殖等优势产业区(带),推动集群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聚力发展烘焙、凉果、糖果、腊味、特殊膳食用等特色食品,加快发展中央厨房、即食食品、速冻快消食品等潜力新兴食品。科学布局“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平台,重点推进数字农业试验区等“三个创建”,推动数字农业产业园区等“八个一批培育”,打造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

  (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加快推进EDA软件国产化,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积极发展先进封装测试。着重解决“缺芯少核”问题,保持芯片设计领先地位,补齐芯片制造短板。以广州、深圳、珠海等为核心形成两千亿级芯片设计产业集群,做强广州、深圳特色工艺制造,加快深圳、珠海、东莞等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发挥广东应用市场规模大的独特优势,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推动集群企业与科研单位、用户单位协同创新,着力突破机床整机及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等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阳江等地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突出的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

  3.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以需求为导向,培育一批深度应用场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等产业,集中力量突破减速器、伺服电机和系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开展机器人研发创新,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市建设机器人生产基地,其它各地市做好产业配套。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产业创新、研发和生产基地。

  4.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突破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跨链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架构,推进可信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自主可控和互联互通等关键要素,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区块链技术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引领区、应用先行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开展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与计量、量子网络等新兴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先进科学仪器与“卡脖子”设备研发平台,打造全国量子信息产业高地。

  5.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低维及纳米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电子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加快先进研发、测试和验证等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高关键原材料、高端装备、先进仪器设备等的支撑保障,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东莞、湛江、清远、潮州等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前沿新材料集聚区,巩固综合实力全国前列地位,在若干领域实现引领全国发展。

  6.新能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等新兴产业,推进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助推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保持非化石能源消费全国领先地位,逐步建立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重点打造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建设珠三角太阳能制造业集聚区,培育广州、深圳、佛山、湛江、茂名、云浮等地市氢能产业基地,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7.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前沿/领先原创性技术、高性能激光器与装备、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应用技术与服务等,突破基础与专用材料、关键器件、装备与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地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船舶、核电、模具、新能源、量子信息、医疗器械、文化创意等领域实现产业创新应用与融合。巩固国内领先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8.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5GAI、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深度应用,巩固提升游戏、动漫、设计服务等优势产业,提速发展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创意头部企业和精品IP,高标准建设一批省级数字创意产业园等发展载体,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引擎,珠海、汕头、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特色集聚的“双核多点”发展格局,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高地。

  9.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设备、救援特种装备、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物资、高效节能电气设备、绿色建材、环境保护监测处理设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水治理、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服务等跨行业、多领域协同发展。健全安全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和绿色生产消费体系。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以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带,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形成以安全应急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带,建成国内先进的产业集群。

  10.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在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大型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等领域取得传感、测量、控制、数据采集等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系统。以珠三角为核心重点发展中高端产品,辐射带动粤东、粤北错位有序发展,形成高中低端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布局。培育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主导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产品,基本建成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重点领域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来源:GBA湾区资讯站综合自中国企业报、羊城晚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等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