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钢铁业如何减污降碳?中钢协:钢铁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征求意见中
钢铁业如何减污降碳?中钢协:钢铁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征求意见中
作者:黄基尧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625    更新时间:2021/7/23

在近日举行的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透露,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起成立“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正在组织全行业紧锣密鼓编制行业碳达峰路线图和行动方案,研究碳配额分配核算方案,开展钢铁低碳共性技术研发,完成《钢铁行业碳排放核定标准及基准值测试规范》、建立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等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钢铁行业已初步完成《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基本明确了行业的达峰路径、重点任务及降碳潜力,正在继续征求各方意见。

经过10年的试点和筹备,全国碳市场近日正式上线交易。钢铁行业也是碳排放重点行业,行业和相关企业应如何做好研判,积极做好纳入准备工作?

237家约6.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或正实施超低改造

? ??2019年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 ? ? 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李新创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共237家企业约6.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1%左右。其中,首钢迁钢、太钢、首钢京唐等17家全工序或部分工序完成评估监测工作,按程序在钢铁工业协会官方网站上公示。

? ? ? 李新创透露,重点区域102家企业(3.4亿吨粗钢产能,占重点区域总产能60%)正在开展评估监测工作。首钢、河钢、建龙等钢铁集团下属钢铁企业均正在开展评估监测。目标2022年底前,重点区域基本完成改造;2025年前,全国80%产能完成改造。

? ? ? 何文波表示,随着改造工作全面铺开,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一是部分钢铁企业对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视程度不够,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采用不成熟治理技术、环保管理意识薄弱、排污许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二是非重点区域的企业整体改造较慢。三是部分企业对评估监测严肃性认识不足,未认清企业主体责任。第三方把关不严,评估监测走过场,触碰法律底线。

? ? ? “接下来将对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何文波表示。

?

减污降碳要靠技术创新

? ? ?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钢铁行业仍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先,钢铁总量需求仍处于高位,总量降碳空间非常有限。其次是结构减污降碳需要时间。

? ? ? 李新创认为,一是布局结构需要调整。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关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和能耗指标随钢铁产能指标转移的政策,钢铁产能跨地区转移难度巨大。同时,一些地方出于财政税收压力而产生对钢铁产能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会限制钢铁企业的布局优化调整。二是能源结构调整。目前高-转长流程工艺结构仍占据主导地位,煤、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能源结构明显高碳化,而企业利用新能源比例有限。三是流程结构调整。中国钢铁流程结构一直以长流程为主导,2020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仅10.4%,与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仍有较大差距。产品结构调整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产品结构整体提升。四是减污降碳工艺技术储备不足,钢铁企业基础储备不足。

? ? ? 对于“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如何减污降碳,他认为,首先要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机制。构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工作机制,将温室气体纳入固定污染源行政管理体系。其次,推进重点协同减污降碳任务。最后,开展减污降碳动态评估、建立长效机制。

? ? ? 何文波指出,减污降碳靠综合治理、靠机制引导,更要靠技术创新。在决定中国钢铁未来的关键、前沿技术大规模开发上,一定要走协同创新之路,特别是在关键低碳冶金技术方面,要在研发组织上实现变革和突破。目前全行业正在全面部署和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管有多少路径,根本上还是要在技术进步上谋出路;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在研究与开发上下功夫,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 ? ? 针对如何更好推进和开展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工作,何文波书记建议着力做好八个方面:一是抓基础;二是谋突破;三是树标杆;四是搭平台;五是建标准;六是创机制;七是重自律;八是强监管,希望全行业继续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怀揣钢铁强国梦想,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快步前行。

来源:中国环境报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