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在即,但是污泥数千吨,如果仅简单填埋处理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记者昨日从东莞市环保局获悉,污泥处理规划已经出炉年余但选址问题仍未解决。
目前环保局已经初步确定了横沥、厚街、水濂山等5处选址方案,等待市政府审批。
污泥二次污染更严重
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05年东莞市的污泥产量(含水率按80%计)约1371.15吨/天,2010年污泥产量(含水率按80%计)将达到2059.2吨/天,2020年将突破2977.65吨/天。
据介绍,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这些物不仅含水量高、易腐烂,有强烈臭味,并且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铬、汞等重金属和多氯联苯等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致癌物,如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污泥经过雨水的侵蚀和渗透,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污水处理业界“重水轻泥”倾向,使得污水处理厂反而成为“祸根”。
《东莞市污泥处理规划》表明,对这些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处置,并尽可能实现“资源化”,对东莞市的环保工作以及市民的身体健康等将产生重要影响。
东莞市环保局污控科科长黄冰表示,从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来看,她更倾向于污泥烧砖处理。东莞市环保局已经向广州方面多次取经,但污泥烧砖按现行工艺很难产生经济效益,污泥处理厂建成之后仍需要政府部分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