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消息:国家将动用强大的政府采购功能,来促进节能减排的推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在积极推进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包括节水)产品的基础上,选择部分节能效果显著、性能比较成熟的产品,予以强制采购。
“绿色采购”三步走
2004年12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逐步淘汰低能效产品,并列出三段时间表:“从2005年开始,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首先推行政府绿色采购;2006年扩大到中央二级预算单位和地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到了2007年,政府绿色采购将覆盖到全国。”
国务院日前发出的这一通知强令各级政府进行“绿色采购”,也是国家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在稳步推进节能产品的使用。
采购金额1500亿元以上
政府推行“绿色采购”,每年涉及的金额有多大?据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办公室主任徐永胜介绍,“国务院所属97个部门的集中采购,在去年85.5亿元的采购中,绿色采购占了30%以上。”他还表示,“目前国家还只是推荐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将来强制使用后,绿色采购比重会更大。”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如果以30%的保守估计,今年5000亿元的采购金额,将有1500亿元为“绿色采购”。
“政府采购体制改革”课题组牵头人林初宝分析,“30%的比重其实也是模糊的,因为很多节能产品的归类并不清晰,有的在政府采购中可能归纳到自主创新这一类里,但毫无疑问,这一金额是相当庞大的,否则,采购金额过小,就达不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
林初宝称,“去年政府采购达到3500亿元,也只占GDP的1.6%,而我国的政府开支通常占到GDP的15%—20%,集中采购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此庞大的消费,完全可以体现政府的意志,对市场进行调节。”
清单正在抓紧制订
环保总局去年曾出台规定,“绿色采购”分节能和节电两大类,共包括轻型汽车、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及多功能一体机、水性涂料、人造木质板材、木地板、家具、电视机、轻质墙体板材、塑料门窗、白乳胶、建筑用塑料管材、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14类产品,生产企业共有444个,入选的企业有国企、民企和外资企业。
但权威人士向记者证实,“并不是上述产品都会纳入强制采购目录,国家还会进行遴选,对其中节能效果显著的商品才会进行强制采购,清单目前正在制订,预计很快就会出台。”
“在推行绿色采购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并不会小,地方政府对集中采购,特别是绿色采购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林初宝向记者表示,根据他的课题组调研,政府集中采购从2003年3月施行,但现在已经接近5年,实际效果并不特别令人乐观。
高污车型将被淘汰
“政府在乘用车节能采购方面进行引导,必将促进我国的汽车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对节约型消费起到积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国家质检总局中标认证中心主任李铁男对记者表示。
业内专家谢卫列向记者表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刚性的约束,汽车企业是不会主动为环保埋单的,因此政府提出强制性环保认证便不失为一大良策。”
家电龙头企业受益明显
国务院有关文件中提及的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选择部分节能效果显著、性能比较成熟的产品予以强制采购的做法得到了空调企业的热烈欢迎。昨天,海信空调、美的中央空调等企业均表示欢迎国务院出台的这一政策,并且表示节能采购制度的出台将促使企业提高技术门槛,淘汰一些落后的技术和企业。
美的中央空调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郝然昨天对记者表示,家用空调由于有明确的节能认证,政府采购时会按照技术和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打分,最后确定谁最终中标,但是中央空调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节能认证,但政府采购时也仍然会考虑节能的指标。郝然也表示,强制节能采购将会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而未来一些技术无法达标的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会逐渐失去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