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的污染源分布如何?污染企业附近有什么河流?新审批的项目所在地区是否属于环境敏感区?记者日前从市环保局获悉,环保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建立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GIS),该系统初步预计至少投资300万元,分3期建设,最终实现覆盖全市所有污染企业。随着GIS的建立,污染源分布情况等问题也将一一得到解决。
环保基础数据不精确
据了解,环保部门曾对全市的污染源做过多次普查,但环保的基础数据还不是很精确。“环保的基础数据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政府正确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也有利于各镇街及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一些企业常常是一个月前还在正常生产,一个月后就关门停业,而且又不将相关信息上报,致使各项统计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不强,难以及时说清当地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削减的总量。
目前,我市还实施了区域限批制度,规定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准再建新的项目。该负责人表示,环保的基础数据模糊,也会影响各镇街经济发展。如果有企业搬迁,腾出了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却由于信息无法及时更新,环保部门在审批新项目时,仍将参考以前的数据。
投300万元建GIS
为摸清全市的污染源分布情况以及污染源附近区域的环境情况,市环保局拟建设污染源动态管理系统来进行辅助决策,类似于污染源“电子地图”。除了准确标有各镇(街)的地名、河流、饮用水源地、居民生活区等基础信息外,还将详细地标注各个污染源分布的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容量情况。该系统至少耗资300万元。将分3 期建设。
据介绍,环保部门计划一期先将全市1252家重点污染企业纳入其中,将各企业的名称、排污种类、排放数量一一列明。另外,还将已有和刚获批建设的污染企业的基本信息也逐一输入到系统中。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地图’一旦建成,可以查到32个镇街任何一家污染企业的详细情况。环保执法人员在接到投诉后,也能通过查看‘电子地图’,迅速赶往投诉地点进行查处;而详尽的污染企业数据也能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在做决策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