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应用推广会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广州生物岛有望出现广州首条路灯不要拉电线送电的公路。
利用风和光给路灯供电
会议透露,目前生物岛环岛公路正在做路灯设计方案,有关单位已经提交了风光互补路灯设计方案,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机组设计在路灯上,来满足路灯照明需要。
据了解,2006年下半年,广州市政工程设计院向生物岛建设指挥部提交了风光互补路灯设计方案,根据该方案,在环岛公路的8公里路上,将每公里(单边)设计33盏路灯,与以往路灯设计不同的是,此次路灯设计参照了上海崇明岛生态村的路灯示范项目,采用风光互补路灯,即通过在路灯上设计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能发电设施,然后将所发的电用蓄电池储存,晚上供应给路灯照明。
据参与此次项目的广州红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红鹰介绍:“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白天太阳光最强时,风很小,晚上光照很弱,但风能加强。晴天的时候,光照强,阴雨天的时候,风能又很大,利用这种互补性,就可以设立独立电源系统,为路灯供电。”
据悉,这种路灯并不是所有街道、路段都适合,有高层建筑阻挡阳光和风力的街道、小区就不是很适合,但广州的生物岛、南沙这些地方,因为周边空旷,靠近海,是比较适合做这种路灯设计的。
使用寿命可达15年
据介绍,3月初,有关方面在生物岛做了几盏示范灯,但是亮度和亮灯时间不够理想,3月15日后,另外再做了3盏示范路灯,效果非常好。据介绍,根据国家对道路照明的规定,路灯的到地亮度不得低于15个亮度单位,但3盏示范灯分别达到了25个、21.8个、17.6个,而且照明时间超过6个小时以上,经过改进,可以达到通宵亮灯。
据介绍,这样一盏不需要外接电源的路灯最初投入是比较大的,在2.5万元左右,但是专家介绍,由于这些路灯不是采用高压电源,使用寿命较长,达到15年。5年之后,省下来的电费就足以弥补与传统路灯的投资差价,剩下的10年则属于零电费运营,投入的效益就可以显示出来。
据悉,如果最终敲定,这将是广州首条路灯采用风光互补的公路,目前在南沙快线等地方已经设计了用风光互补系统为摄像头充电的供电系统,由于节约了拉电线的费用,性价比超过传统的摄像头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