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沙水库 本报记者 黄观平 通讯员 市水务宣 摄
本报讯 东莞地处东江下游,90%供水依赖东江。为保证东莞用水安全,5年前,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简称江库联网工程)。同沙水库作为全市总库容最大的水库,且位于大市区内,可以说是江库联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水库。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将投入逾4.6亿元实施同沙水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让饱受水质污染困扰的同沙水库,5年内重获“新生”。
水质污染严重丧失饮用功能
2006年,同沙水库纳入市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之一。然而,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沙水库至今仍受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库周边零星排污口及雨季溢流雨(污)水、水库库底淤泥。
“目前,同沙水库水质远未达到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要求。”该负责人表示,需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从根本上治理水环境污染,恢复其饮用水源功能。同沙水库水污染治理已是迫在眉睫。
将进行五项污染整治工程
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该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五项整治工程,即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排工程、环库截污工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截排工程、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以及清淤工程。
“初步估算,除清淤工程外,其余工程投资估算为4.61亿元。”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其中,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排工程需1.9亿元,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需1.03亿元。据悉,东城街道牛山污水处理厂以及大岭山镇连马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大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截留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据了解,整治工程各子工程已完成环评工作,现正在办理相关立项手续。还有部分项目在实施中: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排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0.7%;环库截污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约30%;东城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大岭山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结合景观工程重新开展设计工作;清淤工程正开展勘察单位采购工作。但是,市水务局表示,由于该工程沿线征地拆迁量大、范围广,征地拆迁和施工均有不小的难度。
水质中远期可达饮用标准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至今年底,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排工程将完成40%,环库截污工程将完成约50%,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东城段)将启动,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大岭山段)完成初步设计,清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编制工作将完成。明年,将完成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排工程、环库截污工程验收工作,启动清淤工程和雨季溢流污水处理工程(大岭山段)。
2015年前,我市将基本完成上述五项工程,逐步恢复同沙水库饮用水源水质功能,最终实现饮用水源的水质管理目标。整治工程的实施,每年至少可削减进入同沙水库的CODcr3638吨、氨氮604.8吨、BOD52661.3吨。同沙水库水质近期可以达到Ⅲ-Ⅳ类水标准,中远期可以达到Ⅱ类水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