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中心介绍|新闻动态|政策发布|项目与成果|产品推广|需求信息|企业审核|在线咨询|宣传培训|清洁生产联盟|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
低碳经济蓝皮书:“十一五”中国减排15亿吨
低碳经济蓝皮书:“十一五”中国减排15亿吨
作者:郑春峰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300    更新时间:2012/2/24

南方日报讯(驻京记者/郑春峰 实习生/王家伦)昨日,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碳减排国——2005年至20105年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9.1%,相当于节省标准煤6.3亿吨,换算成碳排放就是15亿吨。

上述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了1.2倍。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意味着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供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能源急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此间分析匡算:如果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议的7%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要削减70亿吨二氧化碳。

华安远见投资顾问公司研究部主管沈澜认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加快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了实施这一路线,《规划纲要》提出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

在沈澜看来,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三个节能约束性指标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非化石能源比重的上升,在核电当前遭遇发展阻碍、可再生能源比重基数又很低的条件下,要达到目标绝非易事。但她进而认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大大减少中国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削减40%45%国际承诺提供保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则分析认为,工业部门尤其是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强度的继续下降将是实现全国能耗强度目标的关键,但未来5年仍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继续推进的阶段,要继续保持各个部门能耗强度明显下降的态势,其难度也将明显增加。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