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东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东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两份文件均打上了“最严格”的字样,足见我市治水的信心。不过,记者走访水乡片区的部分河涌发现,整体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记者李启敬:“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流经(万江)共联社区的一条内河涌段。虽然现在的气温并不是很高,但记者站在这个位置仍然可以隐约闻到内河涌散发的一阵阵臭味,再往河涌上面看呢,漂浮在河涌上有大量的生活垃圾,而河涌里的水质也是相当的差。”
难现昔日河涌美景
在东莞的水乡片区,横穿各镇村的内河涌本来是一大特色。近年来,由于工业、人口的急剧增加,生活生产污水直排等情况频发,再加上没有系统有效的整治方案,因此许多内河涌已经从优美的风景变成了臭河涌。
附近居民:“我们有时候出来这里,感觉空气好臭。肯定对人体不好,那个气味太浓了。”
水乡片区污染总量占全市一大半
据统计,我市水乡片区共有10个镇街,面积仅占全东莞的21%,GDP也只有全市总量的12%,但污染总量的排放却占了大半,其中工业COD排放量占91.74%,二氧化硫排放量占63.3%。
2015年实现江河水质明显改善
接下来,我市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办法》,明确各镇街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预计到2015年,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3.5亿立方米以内(含微咸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2%,主要江河水质明显改善,初步修复受损严重的城镇河系水生态功能。
|